宇文化及没法守住东南半壁江山,最大的硬伤就是在于他统领的骁果军——骁果军当初之所以要弑君兵变,为的就是能够北归返乡,谁阻挠他们返乡,他们就杀谁。宇文化及是利用了骁果军返乡的情绪干死杨广的,那么如今自己上台之后要想出尔反尔让骁果军为他出力平定东南,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更何况,如今的宇文化及所面临的问题,比历史同期要严峻得多。
首先,江东派文武有了一个新的主心骨萧铣,是代表东南门阀世家和士大夫百姓利益的,所以朝中对抗宇文化及的力量自然是空前强大。比如原本历史上应该会在第一时间被宇文化及抓住后斩杀殉主的虞世基,在本时空就没有被杀,而是选择了在兵变的第一时间就考虑留下有用之身,找船偷渡过江,到丹阳去投靠了。原本应该虚与委蛇假装归顺宇文化及的裴矩,也选择了同一条路子,而他们逃跑的时候,宇文化及当时还在搜杀残余的大隋宗室王爷们,暂时没功夫去处理二人,所以他们的逃亡很是成功,几乎没有遇到阻拦。虞世基和裴矩二人一走,宇文化及留在江都的朝廷正统性和组织性就更差了,因为文官体系的首脑都跑了,还带走了大量文书印信。
当然,比虞世基和裴矩的逃亡更加麻烦的,便是燕王南渡,给了丹阳系文武一个新的旗号招降纳叛。
三天之内,宇文化及向东试图招降海陵郡的文武官员守将,但是遭到了严词拒绝,因为海陵郡是萧铣打下来的地盘。往西向庐江扩散的企图也同样失败了,以至于宇文化及的新朝廷最终影响力只局限在江都一郡。
到了八月十八这天,一条更加恶劣的剧变让宇文化及遭到了重击,不得不下定决心舍弃东南,只把江都城内府库的钱粮金银、绸缎布匹等物资搬空,然后搜刮到足够多的运河漕船之后,他就带着骁果军沿运河北归,就此放弃东南。也就是说,还算繁华富庶的江都,对于宇文化及来说将只是一个劫掠来钱的一锤子买卖对象而已。
这个噩耗,便是骁果军中带领江淮兵的张童儿的反叛。众所周知,原本骁果军就有三部分的兵源构成,第一部分也是最主力的部分,是宇文化及嫡系的关中兵,第二部分是以已故东都留守樊子盖之子樊文超为首的河洛兵,第三部分便是江淮兵。在北归的问题上,关中兵是最大的倡议力量,而江淮兵自然是反对力量。原本宇文化及也想过把张童儿等江淮兵将领慢慢拿下,又怕图谋太过操切反而直接逼反了他们。
结果没想到,宇文化及优柔寡断没来得及动手,江淮兵还是主动南逃了。或许是受到了沈光叛出朝廷南守瓜洲渡的鼓舞,反正张童儿就是在八月十八这天带了八万骁果军中的江淮兵南奔了。宇文化及连连追杀,也只劫杀了一小部分,这一次骁果军内讧在江都城内大战了数个时辰,烈度却空前强大,因为完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混战,总死伤居然有两三万人之多——当然了,考虑到骁果军当中的江淮兵都是入伍不满一年的新兵,而关中兵都是七八年的老兵了,战斗力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战损人数至少八成都是江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