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陛下亲自开口指挥,下头的将校士兵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哪怕宇文述此前三令五申各种防备诈城的规矩在前,也抵不过金口玉言的分量。虎贲郎将沈光是刚才提前被招来护驾的,马上带着他本部的一些骁果军精兵坠城下去,然后移动桑干河支流与城墙之间的拒马,把那些障碍物沿着城门两侧平行排开,防止突厥起兵从远处渡过河后沿着河岸突击。
桑干河支流在冬季枯水期,其实还是可以支撑骑兵泅渡的,只是因为水多少有些冲力,阻力又大,所以在冲锋作战的时候没有人这么干——进入河水后,移动速度会比岸上至少慢九成,而河面是在城头守军弓弩覆盖射程之内的,所以攻城方如果直接泅渡那就是在提供靶子了。但是如果是守城一方的援军要想泅渡过河,没有弓弩的威胁,自然没有问题。
那伙骑兵背后的突厥人,果然也就落后了几分钟便赶了过来,一开始见背后冲击容易让自身陷入河中进退维谷的境地,便试图绕过城门附近,从远处渡河后再沿着河西岸夹击冲锋。然而沈光的人马已经在城下做好了防备,突厥人冲刺一阵后上有弓弩,前有枪阵、拒马,不得寸进,只好放弃了。
骑兵入城之后,城门马上重新关闭,而沈光所部阻击部队便是从吊篮重新回城的,突厥人的游骑没法上吊篮,被射杀数百之后,只得怏怏而回。入城骑兵的军官马上被带到了杨广面前,听旁人说面前的就是皇帝之后,他赶紧行了大礼。
“末将杨经略麾下骑军旅帅罗士信,参见陛下。”
第十一章始毕可汗的决断
罗士信带着区区不足千人的骑兵队伍如何杀穿突厥人包围圈的薄弱部分、进到雁门郡城内报信的过程,因为当时距离城头太远,而且烟尘滚滚遮蔽视线,所以城内守军上至杨广,下至普通士卒,自然没有一个人可以看得清楚。``し然而有些东西,并不需要当时便身临其境,哪怕是战后看那些遗留下来一鳞半爪的痕迹,也可以令人悠然神往,就如同亲历一般。罗士信和他的几个亲兵见驾的时候,身上铠甲那一处处伤痕,着实便可以让人想见当时那一阵时间上并不算长的突击战有多么激烈。
便说罗士信的那块锻钢胸甲上头,斜斜地镂刻着七八道弧形的划痕,看似并不起眼,但是经过战阵的将士们略一打听,便确认了这是突厥人少有的铁簇锥头箭留下的划痕,至于突厥人那些骨簇或者别的材质的箭簇,据说罗士信突围进来的时候足足中了至少比铁簇锥头箭三倍数量都不止——连人带马都算在内——但是那些没有金属箭簇的箭矢,根本连留下划痕的资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