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2 / 2)

或许有些看官觉得,杜伏威貌似也是两淮第一猛人,在民风相对暗弱的两淮之地貌似是打遍无敌手的,完全和李子通、刘元进、沈法兴这种在演义里没怎么留下名字的龙套路人级义军贼头不是在一个档次上的——结果萧铣只是花了几个月的功夫。还没出全力就把他收拾得这么凄惨,貌似不太合理。

如果真是这么认为,那只能说受各类演义或者《xx双龙传》的毒害太深,或者说犯了历史固化主义的错误——也就是不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历史,觉得历史就和暗荣公司的三国志游戏一样,一个武将刚成年武力值是90那就一辈子都是90,不需要练功不需要学习——而历史的真相,显然不是一个固化数据可以概括的。

哪怕在没有萧铣这个蝴蝶效应出现的原本历史形态中,杜伏威这几年也着实是低潮期,毕竟他太过年少的硬伤摆在那里。凝聚力不够。除了一开始打宋颢这样的官军草包将领的时候如鱼得水,后来面对陈棱这种硬茬儿猛将围剿就开始颓了。杜伏威的彻底崛起、在两淮对官军占据压倒性优势,是要到大业十二年才开始的。而杜伏威彻底崛起的原因,说起来其实也很搞笑——

因为历史上到了大业十二年的时候,杨广彻底放弃了北方疆土,选择了带着骁果军永远驻扎在江都,还准备迁都丹阳。

杨广一来,带来了两个连锁反应。

第一个就是江都丞王世充被赶到东都去任职了,毕竟王世充在杨广看来只是一个留守陪都的人才,既然本都迁到了江都、东都洛阳成了陪都,当然要把王世充调过去镇守。

第二个连锁反应。就是杨广让淮南百姓长期“献食”,供养御驾和骁果军。“献食”是杨广在位期间华夏政治上的一种奇葩现象吧。杨广喜欢巡游天下,但是他貌似从来不觉得自己带着十几万人跑来跑去会有很大的后勤压力。在他看来,这又不是带着大军出境攻打敌国,在自己国土内、视察自己的子民,难不成还要筹备粮食么?当然是就地让百姓供养了。所以杨广每到一地,那个郡就要负责数十万人的吃喝,全部是正经税赋之外的额外开支,百姓常常因为受不了献食的严重压迫,而揭竿而起。

所以,历史上杜伏威的最终碾压性崛起,就是要到杨广带来这两个连锁反应后才完成的。杨广在江都驻扎了将近两年,也让两淮百姓献食了两年,把至少几十万原本还算有点儿活路不肯铤而走险的两淮百姓从良民逼成了义军。从那一刻起,杜伏威就和打了鸡血一样,兵源充足无比,这时陈棱纵然军事上再是厉害,也已经顶不住杜伏威的攻势了。

最新小说: 征服宇宙从蛋壳开始 缘华 正当关係 JOJO-暗杀者 伊底帕斯的诅咒 【名侦探柯南零她同人】荼蘼 如果传说是真的 [柯南同人] 名柯五人组重生后在酒厂相遇 【特传同人】消失的传说 [综漫] 御幸君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