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城之外,大小凌河沿线的战斗也是异常激烈,李景部署在营州的六万兵马被敌人渡海迂回了后方之后。也马上发动了渡河猛攻,试图渡过大小凌河与高句丽军野战、救援柳城。无奈这一侧隋军扮演的是强攻的角色,而且时间仓促,将领们心急火燎,被坚守的、又没有兵力劣势的高句丽人打出了好几个半渡而击的战例。
虽然隋军很是英勇,每一战都可以杀伤高句丽兵数千,自己的损失却至少是高句丽军三倍以上。满满当当的尸首,杀得连小凌河都差点儿被尸体堵塞,河水泛红。一直持续几十里直到入海。最后营州隋军在数天之内打光了三四万兵力,连营州二县都只剩下每处不过万余守军。再出击已无意义,反而有可能丢了本身固守的据点。那里的隋军守将才算是作罢。
营州的李景偏师打得死伤累累,精疲力竭的时候,从辽东城结束对峙南下的宇文述终于也赶到了战场,而杨广本人的大军估计也就比宇文述晚两天。隋军在辽河和大小凌河沿线的兵力优势终于明显起来了,高句丽人堵截隋军援军的力量,终于要枯竭了。
五月初四,高句丽军强攻柳城的第六天,乙支文德知道留给他的时间,最多也就两三天了,也有可能明天小凌河防线就会被宇文述强攻突破。赢家通吃输家输命的豪赌到了这一刻,自然是凶顽无比。
高句丽人的攻城,进入了最惨烈的阶段,围城战场上,剩下的还能喘气的七八万高句丽人,四面开花对着只剩万余守军、而且伤兵还占了一大半的隋军城池发动了决死的猛攻。
每一面城墙下,都有一座几乎用半是泥土、半是人尸堆砌起来的土山,与城墙齐平了,尸山的坡度竟然也不算大,因为尸山很长,绵延很远,一直跨过原本护城河的遗址。在这几个方向上,连飞梯都不用,踩着尸体土山就能冲锋到城头。而别处的飞梯,不过是为了进一步吸引隋军注意力,让隋军不敢集结全部兵力堵这几个口子。
李景亲自操着长枪横刀,带着几百人的亲兵队堵上了一个缺口,源源不断的高句丽士兵以两三列纵队的姿态不断冲上这个缺口,被暂时占据局部优势的隋军以却月阵刺杀出一个个血窟窿。两旁的隋军弓弩手根本瞄都不瞄准,就对着那一条尸山上蜿蜒的人列狂猛地放箭,逮到什么射什么。
闷哼着倒下的高句丽士兵也不会怎么下坠,毕竟周遭已经都是尸体了,有些还成了掩体,或是被活着的战友当成盾牌扛在一侧阻挡隋军箭矢的射杀。城下高句丽士兵的弓弩手更是丝毫不管城头在谁之手,几天的磨合下来,他们只知道对着这个坐标覆盖箭雨。无论是高句丽兵站在这块城墙上还是隋军站在这块城墙上,统统都射杀,以命换命。高句丽冲城士兵的价值,更多是吸引隋军不敢离开这段城墙,让隋军不能躲避这种强买强卖的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