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页(2 / 2)

虽然那些民夫充入军中在肉搏、阵战,或是使用弓弩方面依然很拙劣,可单论往城下投掷滚木礌石、灰瓶金汁方面,他们做得并不比正规军差多少,而且胜在人命不值钱,随死随补充。

相比于防守方的好整以暇,攻城一方非常仓促,因为时间紧,重型器械都没有,就靠着原木和板材搭起来的简易冲车撞门,或是竹子的飞梯蚁附登城,别的防护装备一点都没有,被城头的弓弩和木石射砸得惨不忍睹,一排排地倒在血泊之中。

杨广把去年攻破辽东城时表现最好的右屯卫和骁果军都派上去强攻,无奈关卡坚固高峻,守军士气正盛,并非去年在辽东城时那般遇到强弩之末的敌人,所以连续三日也破不了关。都已经升到都尉、郎将级别的沈光、麦孟才等去年建功的勇将,也都败下城来,沈光饶是身手敏捷甲于天下,也在一次登城的时候身中数箭、镝刃穿透皮甲,入肉寸余,重伤的沈光只好被人抬下去养伤了。

杨广身边宇文述不在,李景也不在,来护儿还在朝鲜半岛,说话够份量的大将重将着实稀疏了不少,也是血战三日、死伤了数万人之后,才有太仆寺卿杨义臣冒死苦谏,力劝杨广暂缓进攻、先徐徐破坏外围工事,再图一战而克。

杨广对杨义臣的战略眼光还算有点儿放心,又经过数天鲜血洗礼的冷静。再加上这一日榆林关背后旌旗战鼓大作,军中纷纷传说是杨玄感已经平定了涿郡的形势,派了援军来帮助杨玄纵守关,杨广见突袭的机会已经没了,便答应了杨义臣所请。

这杨义臣别看只是个太仆寺卿,论官职好像是个文官,但实际上用兵很是狠辣。原本今年杨广还是委任杨义臣担任宇文述的副将,继续扮演远征朝鲜半岛高句丽腹地的任务,可见其军中履历还是很过硬的。至于这个杨义臣之所以官职一直是文官,则是因为杨义臣本身不姓杨,而是复姓尉迟。

先帝杨坚篡周自立之前,杨义臣的同族尉迟迥便是阻挠杨坚篡周的主要阻力,后来尉迟迥被杨坚灭了,才有了隋朝的。尉迟一族在隋朝初建的时候自然被打压地非常狠。然而尉迟一族中也有个别提前就靠拢了杨坚派系的,其中就包括杨义臣的父亲尉迟崇。所以杨坚为了安抚尉迟崇、表示重用如故,也就赐了他儿子姓国姓杨,示不疑其忠诚。杨义臣也就从弱冠之年便开始为大隋建立军功,垂二十余年。

可惜杨坚死了之后,杨广多疑,显然没有其父的雅量。所以杨广登基之后,杨义臣的官职品级看上去还是一直在升,但是却无缘在十二卫里头做事,官职不是太仆寺就是光禄寺,不是光禄寺就是礼部,为的就是不让杨义臣在军中建立自己的班底。不过每次遇到大战,杨广还是要用杨义臣,每每是直接让他以文官身份统领一军。比如吐谷浑之战中,杨义臣便是段文振的副将。

最新小说: 征服宇宙从蛋壳开始 缘华 正当关係 JOJO-暗杀者 伊底帕斯的诅咒 【名侦探柯南零她同人】荼蘼 如果传说是真的 [柯南同人] 名柯五人组重生后在酒厂相遇 【特传同人】消失的传说 [综漫] 御幸君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