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萧铣便把纳采问名的结果委婉的向独孤皇后说了。独孤皇后先是一愣,随后转过去又看了一眼杨洁颖,这才伸出枯瘦的手臂,紧紧抓住杨洁颖,老怀大慰地呢喃着:“这是好事儿啊,难得萧郎君为国事东北西走这些年,倒是耽误了你的大事。唉,本宫还道是你父王没见地,误了你,却原来是这般事故。”
“皇祖母,孩儿等得!今日虽然表哥已经放完外任回京,只是皇祖母久病缠绵,自古哪有亲长病中行这般事儿的,孩儿只求得了皇祖母准信首肯,便已经是万千之喜了,正事儿……还是等皇祖母安妥之后,从长计议再定期限吧。”
杨洁颖口中这么说,然不忍之色早已流露无疑。独孤皇后虽然老眼昏花,脑子却不糊涂,对于自己的病情当然是有预见的。
“荒唐!本宫的病,本宫自己心里明白,没得再耽误你们少年人了——你们若是不依,还要本宫正式下懿旨不成?咳咳……”
……
独孤皇后久病不耐多聊费神,须臾萧铣与杨洁颖告退而出,不过,却已经讨得了准信儿,如此一来,最后一块礼法上的隐患也彻底消弭了。
回到东宫,把情况与杨广、萧妃仔细汇报了一番,第二日,萧铣便去寻了深明礼法、德望资历足够的人士来勘定吉期,完纳吉之礼。
杨广身边的德高望众堪为居间之人自然是很多,然而纳吉的主持者必须是男方选定的,所以这些人自然帮不上忙。好在萧铣家中虽然没了别的直系男性长辈,却还有靠谱的师友,这事儿他略微一想,便找到了还在太常寺做太常博士的欧阳询。
太常寺主朝廷祭祀礼法,要说占卜黄道吉日谁最权威,那便肯定是太常寺这个衙门无疑了。太常博士虽然不是衙门的主官次官,却是专业人士,欧阳询与萧铣早年的师兄弟关系又是男女双方亲属都知道的,便更加方便了。
萧铣找到欧阳询,说明来意后,当时便很有职业道德卖弄本事,引经据典兼顾掐算,帮萧铣推了三五个吉日。然而,或许是太有职业道德了,萧铣拿到手一看,上上吉日最近的只有九月间有一个,然后便要到十月了。
没办法,萧铣只好私下里给欧阳询做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欧阳询明白事情紧急、夜长梦多的道理。说完之后,欧阳询表示完全明白,再推算一番,一咬牙,断言说五日后的中秋佳节便是上等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