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1 / 2)

“武先生可不要小看了内中璇玑——这片地可不是纯粹的荒地,去年疏浚西溪河、南苕溪时,可是有两千户民夫花了一整个冬天修整这块地方。名义上是为了帮助整顿西湖水源,但是其实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萧某的私活儿。此后一年内,萧某也顺带着调用修河民夫培土翻耕,种植了竹蔗、芜菁、青豆养土。此外还另寻了集中种植桑苗的基地,以便移栽。这些地块的成熟和获益,可要比朝廷与武先生你估算得快得多。”

“如此说来……萧大人倒是早有预谋了,武某倒是有了几分信心,不知能说得清楚一些么——倒不是武某要打探大人的手段秘辛,只是觉得……”

“没事儿,我知道武先生只是想解除自己的担心而已,既然咱精诚合作,萧某也不怕武先生知道这些手段。”萧铣顿了一顿,用直白地眼神直视武士彟,居然把武士彟看得有些慌神,眼神有些闪躲。萧铣很满意这种效果,他就是要武士彟知道:他是皇亲国戚,前途无量的大隋权贵,而你武士彟只是一个商人,就算我八你二你也别生出啥异心来。

见武士彟的神色明显萎顿屈服了,萧铣继续说道:“某这个改良田亩的法子,叫做‘桑基鱼塘’,或者‘蔗基鱼塘’——不要试图找出古籍中的相关记载,便是几十年前成书的《齐民要术》上也没有这种法门,某编修刊印《齐民要术》时,也没有把这桩秘法写进去。此法的精髓,便是在治理低湿地块有奇效。在水洼处处、但水深平均不过一两尺的地方,用此法可以把湿地快速改造成良田。

开垦时,把低处泥土挖出,堆砌到高处,形成三十步宽一沟、三十步宽一垄交错相间的地貌。沟中蓄水、排水,平素养鱼,水深五到七尺;垄高出水面两尺则可植枣、梨树或竹蔗,再高出一尺,或远离堤缘,则可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养鱼、鱼泥疏浚后堆肥、利于植树种蔗。如此一来,即使是从未耕作过的荒地,也可立刻种植桑树,且水肥便给,不费人力。”

桑基鱼塘或者说其他类似的法门(蔗基、果基鱼塘),历史上是到了清朝中期欧洲国家对华丝绸贸易规模暴涨之后,岭南各地为了增加蚕丝产量拓荒扩大生产时所用的手段,距离如今隋朝中期,差不多有一千年的时间,所以别说是《齐民要术》没有记载,哪怕是后世的《农政全书》都不可能记载。萧铣穿越前,同年在宁波农村渡过,没少吃过农家苦,所以还是有点儿这方面的见识。

历史上广东地区的全面开发比闽浙还要晚两个朝代。闽浙在吴越、两宋时达到了极富,而广东除了广州这个埠口自古就极富之外,其他州县直到明末清初都是很穷困的。而制约两广发展的最主要地理劣势,就是热带洼地、沼泽、湿地太多,最后在市场的大潮逼迫下,开发出了桑基鱼塘这种快速把沼泽地改造营利的法门。

当然,这种法子的应用也是有局限性的。要想最快见效的话,必须是这块地此前并无其他缺陷、或者说原本的湿地环境就植被丰富、养料肥力丰足;唯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水太多、太潮湿。如果不符合这个大条件,比如这块地不仅水多潮湿,还有盐碱化、贫瘠等问题的话,那么桑基鱼塘的改造价值就不大了。

最新小说: 征服宇宙从蛋壳开始 缘华 正当关係 JOJO-暗杀者 伊底帕斯的诅咒 【名侦探柯南零她同人】荼蘼 如果传说是真的 [柯南同人] 名柯五人组重生后在酒厂相遇 【特传同人】消失的传说 [综漫] 御幸君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