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客吃饭。本來是一件热闹喜庆的事儿。可如果饭店门口站了几十名佩刀拿枪的大兵。那这顿饭吃起來恐怕就不是那么愉快了。
榆次县城各界名流熙熙攘攘欢聚一堂。也不知道是谁安排的座位。竟然把县长大人和城里最著名的晚晴举子给安排到了一个桌子上。俩人的位置还紧挨着。或许安排座位的人是感觉这两位都是有学问的。又是社会地位比较高的。或许会有共同语言吧。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2015/4/157:20:56|13437313----
第十六章又发财了
晚清举子。就是那种长袍马褂瓜皮帽。繁体字、生僻字认得比较多。会作八股文的老学究。这些人的思想一般都比较守旧;伪县长。不用说就是思想比较激进的吧。老举子看见县长就是冷冷一哼。而伪县长为了展现出自己的社会地位。自然要在酒桌上端一下领导的架子了。
谁成想话沒说几句就把那位老学究给惹恼了。一向注重传统的晚清举子引经据典、之乎者也的对着伪县长一通训斥。说是训斥。听起來更像是现做了一篇八股文。当然。其中责怪的意思在座的人就算是听不懂。猜也能猜个差不离。
老学究在用文言文痛骂县长是个认贼作父的汉奸。县长的脸当时就红了。想要辩驳两句吧。他的国文水平还比不过老举子。文言文沒人家说得好。勉强应对了几句竟然又引出老举子滔滔不绝一大段。在座的竟然有人给这老学究叫了个好。
县长顿时大怒。站起身就想走。门口的大兵把枪一摆。县长这才想起原來今天这个饭局是來的容易走就难了。
这边在文斗。那边桌上就开始武打了。城里的大混混头目和青楼掌柜的因为某次嫖资纠纷撕破脸了。同桌的警察局长紧着劝:“两位老哥。两位老哥息怒。给兄弟一个薄面。你们先不打了成吗。过了今天。出了这家饭馆两位随意。现在还请息怒吧。”
那俩人打架不小心把一盘子糖醋鱼倒局长怀里了。要不是门口有当兵的在看场。警察局长早掏枪把俩人一块儿给抓局子里了。哪儿还会这么客气的來劝架。
“咦。王局长。现在你又不当班。我们俩打个小架。你都下班了还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