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血气方刚,见小尼姑长的甜美秀气就出言调笑了两句。那小尼姑社会经验不足当时就让吓了一跳,哭着跑到后头找住持告状去了。
白云老尼听完事情原委,怒冲冲跑到前头打算找那猎人算账,结果那小伙子却早跑没影了。老师太也没见着那人。
这件事以后,年轻秀气的尼姑整天闷闷不乐的,没人的时候还哭。尼姑庵里有这么个人,那不是耽误别人修行吗?白云老尼开导数次无果之后,只好让这个小尼姑还了俗。
又过了两三个月,来了对年轻男女到庙里烧香还愿。老师太一看,那年轻少妇竟然就是她放下山的小尼姑!再一问经过,原来那年轻人是当初在庙里出言不逊的年青猎人。
小尼姑还俗之后,遇到了那个英俊的猎人,俩人在俗世间结了姻缘,现在这小夫妻二人是上山拜谢当初白云庵照顾之情的。
虽说是成就姻缘乃是善举,但老师太仍旧难掩心中的恼怒。不但把两人哄了出去,从此之后还立下了规矩:凡是猎人洞来的猎人,白云庵一概不接待!我们宁可自己去采蘑菇木耳吃,也不让那些不规矩的猎人再来亵渎这神圣的佛堂了!
有意思。胡飞听完了颇觉有趣,他就更想去那个猎人洞里看看了。占了人家的尼姑庵不合适,征用一个猎人山洞好像就没啥心负担了吧?
山洞是猎人住的地方那就更好说了。部队初来乍到的,正需要当地人熟悉地形,把猎人招进部队岂不是一举两得?既增加了兵员,又有了向导,正是抗日的队伍应该大力提倡的!
说干就干。胡飞向白云老尼告辞,顺着尼姑们指的方向直接赶奔猎人山洞。
三四里山路那不是眨眼就到嘛。没用多长时候,一群人来到了山洞跟前。山壁上有个直径差不多两三米的大山洞,野草和杂树把洞口给挡住了有三分之一。有小路直通洞内,一看这里就是有人类活动的迹象。
苟天晓、袁方各带几个人当先跑进了洞口,胡飞乐呵呵的抱着膀子在洞外头等着。时间不大,就有人出来请胡飞进洞。
“洞里没人吧?”问这话的时候胡飞微微有点失望。山洞里要是没人的话,他招收猎人的计划就得往后拖了。
“有,已经被抓住了。您还是亲自进去看看吧。”出来请人这位一句话也说不明白,干脆直接请胡飞进洞去看。
抓住人了?胡飞心中大奇,迈大步往山洞里走,张雅怡、冯怡在后头紧跟着。女人的好奇心可是比男人还要重的,有新鲜的事儿当然要先睹为快了。再说有胡飞在前面呢,安全方面肯定是不用考虑的。这种情况下还不急着去看个稀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