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遵圣旨!”或许是赵祯的真挚情怀感染了在座的诸位大臣,没有一个跳出来捣乱的,都跪在地上把头埋在双腿之上,也许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眼泪,只剩下那还在抽搐的双肩。
“诸位爱卿请起!”赵祯抹掉自己眼泪后对大臣们说道:“户部继续筹集所需物品,越多越好。野战军骑兵部队放弃武装,全部带上救灾物资火速朝濠州前进,到达后即可展开救援。朕任命枢密使张尧佐为赈灾先锋,带领部队马上出发!”
“臣遵旨!”张尧佐听到了皇帝点名还是很兴奋的,历史上他是因为女儿的缘故才当上的大官,但现在是因为赵祯记得他大名才把他弄出来当官,上任后第一次接到任务兴奋是在所难免的。
古代皇帝的一大特权就是人事权,而且宋朝的许多官员也是由大官推荐的,他们并不需要走科举这条路,只要被皇帝相中,就可谓是一步登天。
不过赵祯原来并不擅长历史,他对历史的了解大多来源于平时的阅读积累和影视作品等方面,一个不研究历史的孩子不经意来到宋朝,不耍乌龙那是不可能的,而这个张尧佐就是他耍的一个最大的乌龙,并且这个乌龙还伴随了他的一生。
北宋前期历史名臣很多,可要说道出名的奸臣跟其他时期比起来就有点跟不上形势了,而在宋仁宗时期比较出名的就是北宋“五鬼”,不过也没蹦跶几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在众多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角色,他就是老跟老包唱对台戏的“庞太师”。
宋仁宗时期,确实有个姓庞干过宰相这活,这个人就是庞籍。正是因为他这倒霉的姓,赵祯对他抱有很深芥蒂,因此在赵祯的提拔名单里面没有他的戏。当然了,赵祯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被影视作品给坑了,文学人物“庞太师”的原型不是“庞籍”而是“张尧佐”。
原本历史上外戚张尧佐是个借女之势换得个位高权重,实则无德无能、庸碌贪婪的“太师”。他才是诸多小说中“庞太师”的原型。而“庞太师”三个字只是个作家编出来的名称代号。庞籍只是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包括赵祯)“对号入座”而已,错只错在小说家们不该让那太师姓个“庞”。
赵祯穿越来后,一直没找老婆,也没找**啥的,张尧佐没有外戚这个依靠,这让他一直觉得很不安,自己莫名其妙的就当上了最高军事长官,总得找个机会报道皇帝的知遇之恩不是,这种能够不打仗的功劳他是求之不得。
张尧佐这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他是奸臣,他喜欢拍马屁,喜欢排除异己(跟包拯打对台),这都没错。但说他是奸臣并不是说他对赵祯不忠心,也不是说他没能力,他能够混到人臣之巅,能力绝对是有的。
张尧佐从赵祯这接下赈灾这活后,回去之后做了周密的计划,为了这次活,他不可谓不尽心。他对于赈灾并不在行,但他在短时间内找来相关人询问,了解到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濠州这个地方的大体情况。
灾情传回的第三天,张尧佐领着四千多骑兵,一人双骑,一马载人,一马载物,带着最急用的衣物帐篷和少量的粮食,就往濠州扑去。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找赵祯要了几位太医,同时也从民间聘请了不少医生,一同随他前往濠州。就凭这一点,赵祯觉得他就对得起自己让他当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