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李元昊还在思想统治方面下了功夫,他摒弃宋儒理学的“礼义”思想,采用适应党项社会现状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先秦法家的“法治”学说。一来摆脱百姓对宋朝文化的依赖,二来以此激发百姓的激进情绪。
最后,李元昊还在军事上做了适当的调整,在原来民兵合一的基础上,整编部落兵。
原党项部族一家称为一帐,小族有几百帐,大族则上千帐。族中15岁以上到60岁以下为丁,战时出丁助阵,平时这从事生产,他们自备武器自带食物,作战随点集而至。
可以想象,这种民兵形式的军队,战斗力是比较低下的。这不能够满足李元昊称霸中原的需求,于是他立了一个规矩,也就是从两个丁中,选出一个强壮的称为正军,弱者编为辅兵。前前后后,他一共编练了差不多50万部落兵。
虽说李元昊的军队在数量上与宋辽都还有不少的差距,但这娃在外交上面为自己取得了加分。
他跟王仇等幕僚商议之后,拿出了一项新的外交策略,这既不同于他爷爷时候一贯联辽抗宋的政策,又不同于老爹时期与宋、辽和平相处的政策。而是根据实际利益,随机应变,抗衡宋、辽,视二国强弱之势变化而变化。简单点说,就是看谁牛掰了,就跟另一个一起弄它,直到自己从中渔利,慢慢壮大为止。
……
“啥?李德明那老头挂啦?”
一声惊叫响彻大宋皇宫垂拱殿之中,赵祯一脸惊讶地看着赵忠。
赵忠很淡定地回道:“是的,皇上!”
赵祯:“那现在夏人情况怎么样?是不是李元昊那小子当了夏人地区的最高领导人?”
“嗯!”赵忠微微点头:“李元昊顺利接管了他老爹的位置,期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最近他在吐蕃的行动也有所放缓,在那构筑了一道防线连同其它吐蕃部落跟脱思麻部对峙,小打小闹从来没消停过,但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战斗。他还撤回了一部分军队,就驻扎在兴庆外,好像是在敦促其辖区各部落的部落兵改编,动静还闹得挺大的。”
赵祯:“难道这货想要模仿朕,也来个啥军事改革?”
赵忠:“这个臣还不清楚,探子还没有关于他改编的具体汇报。不过,您说到模仿,这李元昊还真有个东西在模仿您!”
赵祯:“什么东西?”
赵忠:“据探子来报,李元昊最近也捣鼓了一个‘大夏研究院’,还抓了一大批工匠扔里面,这研究院的负责人是一个投靠李元昊的汉人,名叫王仇?”
“王仇?”赵祯歪着脑袋想了想:“这名朕好像在哪听过。”
赵忠提示道:“您忘了乔迁啦!”
“哦,对!朕想起了,就是他说过。”赵祯恍然大悟道:“密探们可有探出李元昊那‘大夏研究院’都在弄啥玩意?”
赵忠:“这个还真有!可能是他们还不知道保密,探子们没费多大劲就收买了里面的人。据他们说,李元昊是想做一个能够载人的超大号孔明灯,还有就是仿造咱们的连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