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灾害和战争中会伴随着大规模的火灾,因此重建都市景观时通常还会产生出防灾的观念。例如,伦敦、芝加哥在历经大火后,城市的面貌也随之出现改变。伦敦原本的主流建筑是木制平房,因为火灾而改为石造建筑,而芝加哥则是在灾后实施了完善的都市计划。正因为居民们不想就此让住处化为废墟,所以才会鼓起信心重建家园,像《哥吉拉》这样的「惨剧电影」、「灾难电影」才能够成立。就因为有这样的信心,才能够一边在电影中触动惨痛的记忆,却又能安心地观看哥吉拉破坏城市的模样。
从江户城到皇居
从海中窜起的哥吉拉在破坏东京的建筑物后,便径自回到大海里。虽然哥吉拉在夜间破坏了国会议事堂,也毁了远在平河町的电塔,却在皇居面前转了个弯,往胜哄桥的方向离去。其实,我认为解读《哥吉拉》剧中隐含的讯息,正是《哥吉拉》这部作品的魅力泉源。
将这个重点提出来的人就是川本三郎,在一连串有复员兵(注34)登场的电影中,他将《哥吉拉》电影当作「为死在海中的士兵所演奏出的『镇魂曲』」。也因此也有人认为「天皇制度的呪缚力『在冥冥之中』让哥吉拉无法对皇居下手」。此外还有赤坂宪雄(注35)的评论,他认为住在皇居的是作出「人间宣言」的天皇,而让哥吉拉甚为失望,所以才会离云。而将哥吉拉解读为太平洋战争士兵亡魂的加藤典洋(注36)是认为哥吉拉应该继续往北前进,直接将靖国神社踩平。加藤的见解,或许也包含了靖国神社所没有祭祀的西乡隆盛和奥羽列藩同盟士族(注37)的怨念。
会有这类影评,主要因为剧组和当时的观众都记得太平洋战争的历史,因此哥吉拉会被解读为二战日军英魂不是没有道理。在哥吉拉后续系列电影中,这种见解也被电影本身拿出来评论。例如新世纪哥吉拉系列中的《哥吉拉、魔斯拉、王者基多拉大怪兽总攻击》(注38),剧中的伊佐山教授断定哥吉拉是太平洋战争死者的怨念聚合体。这可以说是电影官方正式对哥吉拉所下的一种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