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婉讽朝廷的诗词许多文人都写过,上面简单的几句诗似乎不足以显示温庭筠的特殊之处。温庭筠未必对叛逆的思想有着清醒与深刻的认识,但他经常以自己的不羁行为来表达对某些既定秩序的抗争。对权相令狐綯的嘲弄、对圣上的不敬,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才子气,即文人的疏狂与自尊,那么为官期间对公道的追求、对权贵的蔑视,都看见出他超人的勇气与超前的直觉。晚唐时期,才子们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但正是这种磨砺,使他们比前期的才子多了一些抗争精神与现代意识。
咸通七年(866),五十五岁的温庭筠终于当上了国子助教,并担任主试官。《唐诗纪事》卷六十七记载:“温庭筠任太学博士,主秋试,(李)涛与卫丹、张郃等诗赋,皆榜于都堂。”为什么要把李涛等人的诗赋贴在都堂之上呢?在《全唐文》中,温庭筠还有一个榜文来说明自己的目的:
十三、温庭筠(5)
右前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专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仍请申堂,并榜礼部。咸通七年十月六日,试官温庭筠榜。
温庭筠说,作为主试官,他所追求的是大公无私。大公无私的结局,就是一些贫寒学子得到了认可。《永乐大典》残卷所载《胡宾王序》云:当时有位邵谒,乃是韶州翁源县人,少年贫寒,曾经为县令客厅里的小服务员,从事端茶倒水的工作。后来因为招待客人不周,县令一生气,就把他撵走了。邵谒受到刺激,于是削发明志,闭门苦读,把自己打扮成乡里那种小朋友的模样。有所成就之后,邵谒来到京师,进入国子监。当时温庭筠主持考试,同情寒苦学子,凭着一颗公正仁爱的良心,也把邵谒的诗赋贴出来。邵谒因此成名,尔后也进入了仕途。
公正、公道,在今天看来,应该是一个考官的基本操守,但在大唐,这个要求似乎还是很高。更重要的是,邵谒等人的一些诗文,还涉及到敏感的政治问题。史书上清楚地记载,当时邵谒等人的诗文“声词激切”,“人所难著”,也就是说颇多激烈地讽刺时政之语。而就是这些无所忌惮的批评触怒了当政者,当权派对邵谒等人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温庭筠能够挺身而出、主持公道,确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