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利表情没有多大的变化,但眼神更加锐利了几分,道:“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当初父汗没有与隋朝死战到底,为什么身为突厥的汗王却心甘情愿的在大太阳底下用他杀人的战刀割着路边的马草。现在我明白了,实力不如人家要认,硬撑着为了所谓的颜面,妄自尊大,只会将我突厥推向绝地。是的,我是输了,现在我认了。我确实多次败给了罗士信,我突厥也确实比不上现在的唐朝。一次次的失败还不能够让你们看明白?唐朝现在已经不是我们当初随便揉捏的对象。尤其是我突厥又在唐朝的诡计下,破开了两半。继续纠缠着朔方一地,等于是两头作战。我们哪来的那和实力?我看开了,不后退,就是灭亡。不认输,就是毁灭。我颉利撑到现在,才发现一直做了最错误的决定。这个决定害死了我的叔父。我们突厥已经走向了不归路,决不能继续错下去。”
颉利继承他父兄的位子崛起于突厥,当时突厥因为始毕可汗的崛起,开始称雄于草原,强盛之势,一举盖过内乱中的大隋朝。而颉利便是在突厥鼎盛的时候崛起的,他野心勃勃,雄心万丈,不断干涉着中原的政务,制造中原内乱,以让突厥永远的强盛下去。
只是他即位的时候,大唐已经在关中立足,开始崛起。
颉利当时就看出了大唐对于突厥的威胁,不断的扶持针对大唐的势力,甚至不惜倒贴钱粮兵马,也要扼制大唐的发展。
他的手段确实也给大唐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尤其是扶持刘黑闼的崛起,更是让大唐损兵折将。
不过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
唐朝有李渊这样的英主,有李建成、李世民如此的后人。又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裴矩、萧瑀这类的文臣,有李靖这世上军事水平能够位列史上前茅的军神,还有李世绩、侯君集、段志玄等等等等数之不尽的战将。
面对大唐这种可怖的阵容,一统天下的时势不是突厥想干涉就能干涉的了得。
历史上就算没有罗士信,颉利都未能成功,更何况现在还多了一个罗士信。颉利的如意算盘,更加打不响了。
不论他用什么手段,都无法阻止大唐的崛起。
颉利这些年失利,并不是他们突厥弱了。比起即位之初,突厥的实力还是有所增长的,只是大唐的进步远胜突厥,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就赶上了突厥,甚至于超越。
颉利一直不想承认这一点,他们高傲的突厥民众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依旧以为中原人还是原来能够任意由他们欺凌的民族,还是那般的弱小,也将过错视为颉利的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