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廓很无情。却也很厉害很有政治远见,虽然书读得不多,在勾心斗角这方面的才能格外了不起。
他在李世民麾下效力多年,对于李世民这种人有着一定的了解。李世民是实干派,不是李渊。李渊不如李世民大度,用人也不及李世民有魄力。李渊虽然也是一个人物,但是他任免的行军主帅绝大多数都是李氏宗亲或者是自己最器重的心腹如裴寂这样的大臣。
所以就算李瑗才干平庸之极,在李渊手中依然有着用武之地。当任边疆统帅,茂守一方。
可是李世民一上位。以他的魄力手段是不可能让庸才镇守边疆的。他不屑公报私仇的对付李瑗这样的小角色,但却肯定会安排一个更加称职更加有能力的人来接替李瑗。
这李瑗一但受到李世民的撤除,他这个李瑗女婿在幽州那里还有半点的地位可言?
王君廓很理智的看破了这一点,以先见之明意识到自己跟着李瑗不会有什么好的前途的,必需另求出路。但是他是一个武将,武将只有在战场上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够获得晋升的机会。大唐王朝名将辈出,猛将比比皆是。王大刀固然了得,面对这个时期的人才,却也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因为与罗士信、秦琼、程咬金交恶的他,已经处在被遗忘的边缘,无功可立。
在这种情况之下,王君廓看着得了幻想症的李瑗丧尽天良的想到了一个办法。
没有机会,创造机会,没有战功,创造战功。
李世民即将荣登大宝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李瑗若在这个时候造反,将会如一个耳光打在李世民的脸上,对于他新到手的皇权发起挑衅。
李世民性格杀伐果敢,绝对不会纵容此事发生的。
王君廓便利用自己的表演天赋,利用李瑗对他的信任,利用之前与李世民打好的关系,开始一点点的设计布局。让李世民知道李瑗可能存有反意,再让李瑗认为李世民要将他杀鸡儆猴,逼迫李瑗造反。玩了一手巧妙的无间道,将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平乱的英雄功臣。
造反,王君廓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莫说是大唐战神李世民军神李靖,就算次之的罗士信、李世绩、李道宗这几个人都足以收拾他。从一开始,王君廓的打算便是将他的岳父踩在脚底下,站在他的尸体上向远在长安,完全不知东北情况的李世民邀功。
其实依照王君廓的原定计划是由李瑗闹起来,先闹得轰轰烈烈,再由他闪亮登场,这样他的功劳将会更大。只是李瑗听了王利涉的决定,将兵权分一半给王诜,这才不得不改变主意,免得英雄当不成,真成反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