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日,刘仁轨带着他拟定的辽东政治治理计划。找到了罗士信。
罗士信看着手上厚厚的治理方案,长叹了口气道:“还是你能够了解我的心思。”他不急着进兵高句丽腹地,休养生息是一点,真正关键的还是安抚民心。他心底深处对着辽东的情况存着一定的担忧,因为在进城的时候他发现城中大多百姓看他们的眼神并不是那么的友善,甚至带着一点点的仇恨,在辽东他们的存在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不受欢迎。
这时他若出兵高句丽腹心去攻打海东半岛,高句丽很有可能策反辽东百姓在他们大后方给他们添堵。
对于辽东百姓如此敌视,罗士信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辽东被高句丽占据已经有两百多年了。这两百多年,当地的百姓一直接受高句丽的统治。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是受到高句丽文化的教育,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想要出人头地必须承认自己是高句丽人。面对这近乎两百多年的洗脑,地方百姓真正意识到他们的祖先是中原人,他们身上流着是中原人的血,这样的人物真的是少之又少。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高句丽近年发展的确实不错,尤其是五世纪末时,高句丽好太王继位起,高句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他们并了北部的扶余国和靺鞨部落,接下来几代更是攻取了中原的辽东,吸取了中原的文化,国家发展的很是迅速。接下来高句丽虽为冒出什么惊才绝艳的君王,但境内的发展还算稳定,百姓大多都能安居乐业。
直到隋朝一统天下,开始要求周边国家为其臣属,并得到了其中大多数国家的认可。高句丽野心极大,对此阳奉阴违,甚至出兵辽西,意图更进一步的吞噬中国领土。
隋与高句丽的战役也因此打响,作为被攻打的一方,高句丽境内的和平自然因此打破。尤其是杨广的三次入侵,三次数十万大军过境,就算没有打赢对于直接受害地辽东也是毁灭性的打击。百姓求的是生活,而隋朝正是破坏他们生活的恶人。这隋朝灭了,辽东也在渊斌之的治理下恢复了和平,但是还没有和平十年,中原新建立的王朝大唐再次纵兵入侵。
当然这一次并非是大唐主动攻击,确实是高句丽率先袭击辽西与幽州,但百姓哪里会在意这种细节,他们只是知道打破他们平稳生活的是纵兵入境的大唐。
身为三军主帅,罗士信考虑的问题并非是原来身为大将考虑的可以比拟的。身为大将只要顾及当前的胜利便可,而主帅目光要看的更远,要从全局考虑。辽东民心不稳绝对是不可忽视的隐患。不将这个隐患解决,他很难放心的继续西征。
刘仁轨正好察觉了罗士信的心思,在对于辽东的治理以安抚民心为主。
首先将辽东阵亡的将士通通埋葬,不论敌我。我方士兵不用说,都会以容重的仪式送袍泽战友上路。高句丽的兵卒大多都出身辽东,将他们好生安葬。尤其是对于渊斌之的葬礼,要隆重对待。渊斌之镇守辽东四十多年,为人刚正,将辽东治理的井井有条,很得辽东百姓爱戴,也能给境内的百姓一些心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