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上大辅神色剧变,在他们前方有一支远比他强的舰队……熟知水战的他,已经预料到战果结局了。
水战不同步战,步战比的是人数,而水战靠的是战舰……所以风向风速顺流逆流都是决定身负的关键。
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敌人,战舰比他们大,又是顺风顺水,完全没有可比性。
此时此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犬上大辅连逃跑都做不到。
结果如犬上大辅预料的一样,唐军改装的艨艟战舰借着顺风顺水的优势,直接将犬上大辅率领的水军碾压而过。
风雨中火光滔天,刘仁轨冒着风雨站着指挥舰上,指挥着水军将残余的日本兵围杀吞噬……
张镇周从前线来到近处,撇了撇嘴道:“这群大和国的水军,真是弱。”
刘仁轨高深莫测的笑了笑,淡淡道:“可以了。”
张镇周一怔,愕然道:“去哪?”
刘仁轨淡定的道:“目标:扶桑,奈良!”
第六十六章 军人的意志
此时此刻以丧家之犬来形容慕容伏允在是贴切不过了。
慕容伏允万万没有想到唐军打的如此决绝,如此干脆,一点余地也是不留。当初对于高句丽派遣来的使者,慕容伏允是看的很开的,觉得很有道理,对付大唐就应该用这种手段,也只能用这种手段。
这是千百年来的定律道理,中原王朝的强大,这个毋庸置疑。但是面对他们的机动性,哪怕是强势如汉武帝者,也会为之焦头烂额。机动性是游牧民族的天性,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规律痕迹可寻,也因此防不胜防。针对这一点,历朝历代的做法各有不同,汉唐是和亲,宋朝是岁币,明朝要刚硬一点,却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大把大把的将钱物投入边境建设,扩充边兵力量,以防外敌,但得到的效果却也不是那么显著,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并非中原不如塞外异族,而是农耕民族在骑射机动性这方面确实要逊色游牧民族许多,这是整个民族的弱势,很难得到更改的。
慕容伏允不将大唐放在眼里并非是狂妄的觉得吐谷浑能够与大唐一战,能够有实力战胜大唐,而是觉得自己打不过跑的了,大唐奈何不了他。
既然高句丽有拖垮唐朝之心,慕容伏允也不介意从旁协助。毕竟他们能够真正通过劫掠在中原王朝的头上占得便宜的时候,唯有中原彻底陷入纷争动荡的时候。其他时间,也就是占点小便宜。吃点小甜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