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历史的记载和民间的传说中,对诸葛亮的溢美之词铺天盖地,几乎是把诸葛亮描绘成了神仙般的人物。这里面不乏文人的刻意渲染,但毋庸置疑诸葛亮也是一为才冠古今的旷世奇才!如此的人物,当所有的光环加在他一人头上时,必然让人产生顶礼膜拜、难以仰止的境地。其所作所为也必然会被盲目的肯定,正确得几乎就是真理了!
但反过来想一想,这样的人物所造成的破坏性也将是毁灭性的!就如我现在所处的尴尬境地一样,如果诸葛亮如原来的轨迹一样辅佐了刘备;以刘备的坚韧辅以诸葛亮的智慧,加入进天下争霸的这个圈子之内。那么,我把曹操逼得一直在疲于应对,把天下的走势一直控制在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的大好局面就会付之东流了!所谓‘一条鱼腥了一锅汤’就是这个道理。有诸葛亮的搅局,一切的变局都将是无法预测的,天下的大一统亦将会遥遥无期。
诸葛亮的能力就在于对大局的洞察力和无以伦比的创造力。而司马懿的能力则在于凭籍曹操前期开创出的大好局面,以高过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强大实力,才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阻挡住了诸葛亮机变迭出的一轮又一轮的攻击。其实,这也就是我最担心的地方。几十年的无休止缠斗下来,将会把大汉的底蕴耗尽,就会让历史的惯性来重演五胡乱华的悲剧。
第九十七章 旁观难清
经过艰苦的冀州大战,徐州军亟待休整。而粮秣物资的消耗,也已经使原有的储备大大的降低。因而,出于不能竭泽而渔的长远考虑,现在还不宜迅速的发起征战。何况,现在出现的诡异变局,也让我一时有了‘狗咬刺猬无从下口’之感。除了要加快对幽州的运筹进度以外,对于其它地域的战局由于曹操和刘表两大势力的阻挡,现在已经完全把我摒弃在外、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参与和控制。
在我刻意的运筹之下,孙策和吕布虽然攫入了各个势力的腹地;但毕竟相对来说还比较弱小,只能是在夹缝中苟延残喘,只是起到了一个搅局的作用、起到些消耗各方势力的实力的作用而已。
但这样的消耗来消耗去,也只能是逐渐的耗尽了大汉的元气、间接的为夷族做了嫁衣。其他的人就无需考虑了!根本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天下大局走向有什么高明的见解。也不知有着宏阔的战略眼光的曹操是怎么想的?夷族的疯狂加入,无疑是对缓解其内部矛盾、解决内部纷争的一剂良药。同样,也是对中原腹地和大汉百姓的一场绝大的灾难!
从探马传回的消息分析来看:鲜卑联合了匈奴对边境进行的骚扰。表面上是被高顺阻挡在了雁门关之外,也只是让雁门周边的府县遭受了一定的损失,并没有波及到中原腹地。但却让我感觉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夷族方面亦不缺少雄才大略的人物,绝不会在调动了绝大部分实力之后,仅仅是对贫瘠的边城进行骚扰、劫掠到一点尚不衍军费的财物。如此的劳民伤财?除非是脑袋进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