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日鲜卑老帅律日推衍老道的临阵指挥和适时决断来看,此人也并非易于之辈。目前胡人尚有十几万铁骑屯于对面,而汉军却只有麴义和颜良所率领的四万铁骑和孙策带来的几千铁骑,其余的均是步卒。
虽然汉军现在在总兵力上已经优于了胡人。但真正摆开架势与胡人在野战中一决雌雄,面对机动性极强、移动飘忽的胡人铁骑,步卒也就只能剩下挨宰的份了!因而,汉军现在是防守有余而进功不足。反正耗下相对来说去对汉军有利,时间再长了胡人就会饿肚子,到时候胡人想跑也跑不动了!只要稳妥的守好大营,不给胡人以可趁之机,胡人的败亡时间也就不会太久了。
汉军大胜之后,孙策率领着法正和李儒出城前来劳军。多年的逆境抗争,让原来年少气盛的孙策也成熟圆滑了许多,以低姿态的觐见了徐庶。而众人对曾为董卓第一谋士的李儒也没有太多的反感,反而对其能够于沉沦中再起感到敬佩!毕竟这个时代讲究的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至于忤逆乱政的责任,自然要由死去的董卓来负。
一直全程观摩了汉、胡两军的会战、再三受到大军强劲实力震撼的孙策,对徐州将领的素质和能力羡慕不已,想尽办法的刻意同各个将领拉近距离。由于黄忠、麴义、颜良等年龄偏大的将领已经人老成精,其不能表现的过于的明显。故而,孙策也就盯上了吕蒙、夏侯博、凌统这三个年少的将领。吕蒙一脸精明之象,孙策顾虑交浅言深而碰壁;夏侯博沉默寡言,总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表情。因而,孙策也就选择了年龄最小,战场上却也有着大将风范的凌统来套近乎。
战阵上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凌统,对交际之事却不甚了了,显得笨嘴拙腮的一副茫然的模样。对孙策一些明显的暗示也懵懵懂懂、问东答西,仿佛难受无比的完全丧失了战阵上的机敏和灵动。让孙策大感晦气的暗叹:自己真是自找没趣!弄了个不通人情事故的傻子来拉拢。而他却不知道背过身去的凌统,却正在为把孙策耍弄得团团转而偷偷窃笑。
对于孙策这些有些过分的小动作徐庶也就是看在眼里一笑置之了。大战关头,一切还是应该以大局为重。而好胜的庞统,则在心里盘算着怎样才能把孙策弄到两军阵前,让其吃吃瘪!即使是孙策能胜两场,消灭一些胡人的有生力量,对徐州军和大局来说也都是利大于弊。想着,机敏的庞统不禁会心的笑了!不过,在其丑脸上出现的笑容还真是比哭都要难看!
果然,在徐庶招来了麴义和于禁之后借机召集的军议上,庞统就提出:安定城目前尚在胡人的围困之下,想来已经危在旦夕。建议孙策率一支奇兵,凭借地理环境熟悉的便利条件,约定天水的驻军一起对围困安定城的胡人实施偷袭。同时还毛遂自荐的要求前往西蜀,以大义的名义说服刘备出兵,从侧面帮助孙策夹攻围困安定城的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