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信说,可是这个人敌视“皇军”,杀不足惜,怎么能让他当“亲善政府”的市长呢?
松冈说,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原信君,你不懂政治,你不知道政治和战争的区别。
在战争中,你认为该杀的,那就毫不犹豫地把他杀掉好了。但是,在政治中,我们要看他有没有利用价值,我们要看看在什么时候杀他合适。是把他杀了并且由此引起骚乱好呢,还是利用完了不动声色地再杀好呢?我看还是后者更合适一些。
原信面无表情。
松冈说,看起来夏侯舒城是个爱国者,但是,即便他有爱国之心,也没有爱国之力;有爱国之名,无爱国之实。再说,中国的读书人是很爱面子的,夏侯舒城嘴上标榜的爱国,其实还有沽名钓誉的成分。我们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虚荣心,让他们实实在在地为“皇军”搞粮食。
原信睁大一双困惑的眼睛,茫然地看着松冈说,不管怎么说,夏侯舒城并不是最佳人选,我看方索瓦比他更合适。
松冈看着原信,点点头说,对了,这一点原信君看对了,跟我不谋而合。但是,这里面又有一个知人善任的问题。方索瓦是激进派,他可以大刀阔斧地帮助“皇军”清洗那些敌视“皇军”
的人,然而我们现在、至少在半年内并不想大开杀戒,我们不能把陆安州杀得鸡飞狗跳。因为我们需要粮食,我们需要在“亲善怀柔”的气氛中让老百姓安心种粮,满怀感激地向“皇军”
交纳粮食。在这样的前提下,让方索瓦来做这些事情,他就可能把事情弄糟。而夏侯舒城是实业家,他需要钱财,把他的需要同“皇军”的需要结合起来,他就会把国家放在一边,卖力地鼓捣粮食生意。再说,这个“亲善政府”,不过是一个象征,有其名而无其实,我们赋予方索瓦的使命,比当这个徒有其名的市长,要重要得多。
原信原地站立,眼珠子骨碌了几圈,做沉思状。
松冈问,你读过《中庸》吗?
原信老老实实地回答,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