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印度统一的时候;比如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以及公元4世纪到公元7世纪这些时期内;它产生的巨大文化影响一波波向外扩散。佛教从印度传播到缅甸、锡兰、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印度教的艺术和治国之道影响了泰国、印度支那以及更远的地方。当它分裂为互相竞争的王国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侵略者、商人和修行者即蜂拥而至(有些人身负多重使命,例如葡萄牙人,他们1498年来到印度传播基督教,寻找香料19)。印度忍受了他们带来的破坏,最终把他们的文化收归己有,与自己的文化融会贯通。
直到现代之前,中国一直成功地让入侵者接纳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使他们完全融入中华文化。相比之下,印度则不同,对于外来侵略者,它并不企图使他们皈依印度的宗教,接受印度的文化,而是泰然自若地接受他们。印度对外国人带来的成就和五花八门的理念照单全收,从不表现出对于任何一方特别的尊崇。入侵者尽可为自己建造雄伟的纪念碑,似乎是在遭遇了当地人的冷遇后要极力向自己证明自己的伟大。但印度民众的核心文化对外国影响怡然自若,水火不侵。印度文化奠基的几个宗教的教义基础,不是对先知所预言的救世主降临的憧憬,而是对人生脆弱无常的领悟。它们提供的不是个人的救赎,而是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安然。
根据印度教的宇宙观,统治世界秩序的是亘古不变、浩渺无垠的轮回。一个轮回有几百万年之久。王国会覆灭,宇宙会崩毁,但宇宙总是会重新创立,新王国也会再次崛起。印度历史上每一波入侵者到来后(公元前6世纪来了波斯人,公元前4世纪是亚历山大和他麾下的大夏希腊人,8世纪是阿拉伯人,11世纪和12世纪是突厥人和阿富汗人,13世纪和14世纪是蒙古人,16世纪是莫卧儿人,之后不久又来了欧洲列强),都被纳入这无尽的轮回。他们确实造成了破坏,但知道了时空的无限无极,即可看到他们的行为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忍受并超越了这些暂时乱象的人才能悟出人生的真谛。
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20从道德和实力间关系的角度来看待外来者的入侵。《薄伽梵歌》是《摩诃婆罗多》(印度古代梵文叙事诗,其影响有时被比作《圣经》或荷马史诗)的一部分,采用二人对话的形式,主人公是阿朱那王子和化身为他的战车御者的神明克利须那。阿朱那在大战前夕因他即将造成的恐怖而悲痛不已,想知道有什么有力的理由来为会造成可怕后果的战争辩护。克利须那答道,这个问题本身就问错了。因为生命是无限的循环,宇宙的本质是不可毁坏的,智者既不悲生也不悲死。你和我,还有集结于此地的众国王,从来就一直存在,也永远不会停止存在。想脱离苦海,先要履行命定的责任,同时要明白,责任的外象仅是虚幻,因为无常非真实,真实在于永恒。身为武士的阿朱那面对战争别无选择,他应该泰然接受现实,光荣完成使命。他必须努力克敌制胜,不应悲伤。
克利须那使阿朱那认清了自己的责任,摆脱了疑虑。但这篇叙事诗中对促成战争的事件的详细描写,却证明阿朱那先前的良心不安有其充分的理由。这部反映印度教思想的重要著作在鼓动战争的同时,也强调需要超越战争,而不是避免战争。它并非拒绝道德,但在具体的形势中,眼前的问题才是首要的,而永恒的概念则给人以慰藉。有些读者称赞《薄伽梵歌》号召在战斗中勇猛无畏,甘地却推许它为自己的精神宝典。
印度教宣扬永恒,认为尘世间的任何努力均虚缈不实。但这一大背景却给了世俗统治者极大的行动空间,使他们得以应付实际的需要。21这方面的先驱典范是公元前4世纪的大臣考底利耶。据说是他成就了印度孔雀王朝的崛起,而正是孔雀王朝把亚历山大大帝的继承者逐出了印度北部,首次实现了整个次大陆的统一。
考底利耶笔下的印度在结构上类似威斯特伐利亚和平实现之前的欧洲,几个国家并存,极有可能陷入永无休止的争斗。考底利耶和马基雅维利一样,对他目睹的世界做出分析后,提出了务实的行动指南,而不是制约性的规矩。他的指南的道德依据和近2000年后法国路易十三的大臣黎塞留的依据一样,即国家这个组织脆弱不稳,国家领导人无权根据个人良知谨守道德而危及国家生存。
故老相传,考底利耶在匡助孔雀王朝崛起期间或大功告成之后,把他所观察到的战略及对外政策的实践编成了一部《政事论》,对治国术做出了全面的论述。这本著作以冷静清晰的笔调提出了如何建立并保卫国家,同时打败、颠覆、(如果条件许可)征服邻国的构想。《政事论》论述的是务实的治国之道,不是哲理性的思辨。对考底利耶来说,实力是最主要的现实。实力包括多个方面,其中的多个因素各自独立。在某个具体的形势中,所有因素都有意义,都要纳入考虑,并可以用来为统治者的战略目标服务。明智的国王要把地理、财政、军事、外交、情报、法律、农业、文化传统、士气和公共舆论、流言和传说,以及人的恶习和弱点这一切整合起来,以加强并扩张他的王国,就像现代的乐队指挥指导乐队中的各种乐器合奏一支曲子。《政事论》是马基雅维利和克劳塞维茨理论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