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路撒冷“哭墙”[①
耶路撒冷城中一所犹太教庙宇的残垣。该庙相传在公元70年左右被罗马人所毁。二千多年来,犹太人经常聚集在墙下哭泣和祈祷,哀叹神庙的毁坏和民族的不幸。—译者]边伏面祈祷的犹太人,国难纪念馆里那蓄积着的种种哀怨,特拉维夫大学历史馆里光线暗淡的走廊上悬挂着的横幅标语——“我们不忘记过夫,生存于现在,相信未来!”,这一切使人驻步凝思。中东战争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我深感自己已触及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实质。
目前,在世界各国军事界尚未发现从国际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研究中东战争整个过程的文献。本书不揣冒昧,试图向这个未开拓的领域挑战,探索一下中东战争的全貌。然而在撰写中,却也只能从合同作战的观点出发,以作战行动为主要线索,围绕如下问题做概要的论述。
第一个问题,在大国争夺中东主导权的斗争中,阿拉伯各国和以色列的领导人都经历了数次战火的洗礼,他们汲取了什么教训,是如何指导战争的。
第二个问题,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军事领导人,在国内外各种条件制约下,是怎样制定作战计划,指挥作战的;通过战争学到了什么,如何使之在建军措施中得到反映。
第三个问题,在四次中东战争中,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随之而来,对战争的目的、性质和战争指导产牛了什么影响;阿以双方对超级大国的中东政策以及战略背景的变化采取了什么具体对策。
对上述问题,本书目前所述内容尚不足以做出全面的解答,这也是受现代战争制约的结果。生活在超级大国夹缝间的中东沙漠之民,是怎样背负着历史的重任战斗过来的呢?本书如能有助于读者窥得这场现代战争的端倪,笔者将深感欣慰。而且,随着新史料的发掘和事态的进展,本书还将做进一步的增删修订。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承蒙衣笠骏雄、浅野佑吾、佐佐木春隆和近藤新治诸位先生的赐教,又得到中东调查会、中东问题学者会以及浦野起央、泷川义人、高井三郎和杉之尾孝生等先生的指教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谢忱。
最后,对惠准本书发行的有关上司以及原书房社长成濑恭先生的关照表示由衷的感谢。固不待言,研究与出版中的一切责任均由笔者自负。
祈已故萨达特总统、达扬将军冥福!
田上四郎
1981年10月20日
目 录
第一章 中东战争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阿以冲突的发端(1)
第二节 中东战争的国际政治背景(9)
第三节 联合国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6)
第四节 阿拉伯国家的战争决心(18)
第五节 “哈加纳”——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20)
第六节 阿拉伯国家军队的实力(22)
第二章 巴勒斯坦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
第一节 地下斗争时期(26)
第二节 阿拉伯国家军队初期的进攻(31)
第三节 第一次停火(35)
第四节 以色列军队的第一次进攻(37)
第五节 第二次停火(42)
第六节 以色列军队的第二次进攻(43)
第七节 后期的进攻和停战(48)
第八节 巴勒斯坦战争的军事意义(53)
第三章 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一节 战争爆发的背景(68)
第二节 联合作战计划的制定过程(69)
第三节 埃、以两军开战前的情况(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