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加纳”的起源可以远溯到土耳其统治时期。1920年12月,它作为犹太复国主义的地下军事组织正式成立。最初按地方分权的方式分别负责各拓荒地区的警备。随着与阿拉伯人冲突的激化,“哈加纳”逐渐得到加强,中央集权的色彩也多了起来。1936年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暴动之后,“派尔马契”[①
希伯莱语,意为“突击队”。——译者注]的创始人伊扎克·萨德在耶路撒冷建立了机动警备队。此外,1937年为了警卫拓荒地,迁入拓荒地区的人们组织了自卫团。机动警备队最大规模是连,下面编有排和班,1938年共有队员1,000人。英军情报军官奥德·查理·温盖特上尉的游击战术,为这支机动警备队的运用思想奠定了方向。温盖特上尉在本国政府的允许下,组织了一支由“哈加纳”队员和英国军人组成的特种夜袭部队,用来对付阿拉伯人的暴动。这支部队的主要作战方式就是打伏击和“打了就跑”的战术。1939年,热情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温盖特上尉根据本国政府的命令调往非洲,但是他的思想却在“哈加纳”中扎下了根,1939年,机动警备队、自卫团和特种夜袭队三种常备警备部队的总人数达到2,000余人。同年9月,在特拉维夫犹太人社团下设置了“哈加纳”总司令部。雅科夫·多利就任司令,但因多利体弱多病,作战部长伊盖尔·雅丁代行其职务。总司令部下设技术、计划编成、教育训练和指挥四个组,1947年以前一直在发挥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犹太人社团为必须扩大常备军的形势所迫,于1937年12月解散了原来的野战连队(FOSH),重新组建了野战部队(HISH),并决定在周末和暑期对13岁至25岁的青年进行军事训练;后来,在1944年末,英国政府在意大利首次组建了犹太旅。犹太旅虽然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战绩,但却为犹太人军官提供了进行有组织的军事训练和体验战斗生活的宝贵场所。在此之前,1941年,伊扎克·萨德(1890—1952年)将“派尔马契”部队的野战连队和特种夜袭队的队员2,000人编成6个连,对他们开始了正规的训练。1944年,在“派尔马契”的组织中增设了航空小队和海军中队。
正当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战争危机日益加深的时候,犹太社团的领导人本·古里安认为对付游击队的警备部队已不敷使用,便立即着手组建正规的野战军。1947年中期,野战部队已达12,000人。为了提高进攻能力,将原来编为15个连的4,500名队员改编成4个地区预备旅。其余的5,000人仍以连为单位,主要担负地区守备任务。
第六节 阿拉伯国家军队的实力
1948年5月15日开战时,阿军只有8个单位,总兵力达42,000人。其中考克吉指挥的阿拉伯解放军为5,500人,候赛因指挥的救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