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1 / 2)

第三个进攻计划:加利利战斗

在中加利利,考克吉指挥的阿拉伯解放军兵力已减为2,000人,处于黎巴嫩军指挥之下。

以军总司令部为夺取拿撒勒和保障希布伦谷地的安全,制定了“迪凯尔”作战计划。

7月15日至16日,卡梅尔上校指挥的以2个营为基干的部队展开了战斗。这次战斗的特点是:充分地利用夜间进行机动和战斗,控制有足够的预备队;重视奇袭和机动性。由于未将兵力浪费在山岳地带和成功地达成了作战目的——占领拿撒勒,这次战斗获得了整个以军的称赞。

40页地图: 加利利·叙利亚正面的作战

第四个进攻计划:进攻耶路撒冷

进攻耶路撒冷的目的有三:一是占领旧城西南的马纳哈和艾因卡里姆谷地;二是控制旧城;三是占领耶拉赫贾拉。第一个作战目的与“丹尼”行动有密切关系,是确保特拉维夫——耶路撒冷公路的不可缺少的目标。第二个目的是为了最终占领耶路撒冷。第三个目的意义在于切断阿拉伯人至新城的道路。

7月9日至10日夜,埃齐翁旅的1个连攻占了控制艾因卡里姆谷地的赫兹勒山。另1个连进攻同一谷地的北端未获成功。

7月11日,新耶路撒冷遭到埃及空军100公斤炸弹的轰炸。

7月13日至14日夜“伊尔贡”营攻占了马纳哈谷地,但15日又被反击的阿军夺回。当夜“伊尔贡”得到增援后再度转入进攻,又攻占了大部分谷地。以色列总参谋部企图停火前占领旧城,命令“伊尔贡”部队和耶路撒冷地区防御部队发起进攻,但都没能突破旧城城墙,在锡安门附近被击退。

7月17日拂晓,耶路撒冷在其他作战地区停火前24小时首先停止战斗。

41页地图 进攻耶路撒冷 (1948年7月9—16日)

总的看来,十天进攻取得了成功,证明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是正确的。包括空军在内的各军兵种能够很好地协同,在大部队作战上容易产生的后方供应问题也未对作战造成大的影响。在战术上未进行正面进攻,包围作战取得了成功。在各次作战行动中,土兵们都能英勇奋战。但是士兵,特别是大部分老兵不适应坚守阵地的战斗,仍然存在着治安警察部队的心理。在十天进攻中,以军亡838人,市民亡300人。据估计负伤者有3,000人。阿军伤亡数字不详。

第五节 第二次停火(7月18日--10月15日)

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要求双方各国政府发布停火令的决议案。这次停火的特点是;首先,它是由美国提议的,其次,它是一种命令式的停火,而非双方协商的停火,不容许持疑义,否则就给以严厉的经济制裁;另外,这次停火未规定期限,双方都认为它只不过是单纯的停止射击。以色列政府尽管受到军队的激烈反对,但它仍然同意了这次停火。阿拉伯一方尽管有伊拉克、叙利亚的反对(它们认为应当规定停火期限),但最终也同意了停火。

最新小说: 潘塔斯女神(NP) 星星福利院养娃日常[美食]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玩游戏之后 [咒回同人] 每天都想叛逃高专加入咒灵 [咒回同人] 网恋对象是最强 春桃(古言,1v1) 操狐(强制甜宠、1v1、古风玄幻、高) 【np万人迷】人人都爱辛西亚 努力达成be结局失败后(西幻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