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防军的解体和新国防军的建立
1949年夏,以色列战时征集的8万名官兵大部分复员了,陆军实际上已经瓦解。军人不愿留在军队,军队的核心——军官团也解散了,他们四处寻找工作,以便能作为一般市民广泛地为社会服务。军官团解散的原因在于他们对1936年阿拉伯人暴动以来的战争已经感到厌倦,以及军内存在着派系之争。在巴勒斯坦战争中起了最重要作用的
“派尔马契”军官的大部分属于左翼的统一工人党,而本·古里安总理兼国防部长属于以色列工党。后者握有决定性的统治权。战争期间,
“派尔马契”军官受到了优待;战后,政治上的考虑被摆在了前面。1949年1月“霍雷夫”行动结束后,以色列国会进行了第一次总选举。属于社会民主党性质的以色列工党占据了120个席位中的46席,从而成为第一大党。统一工人党占据19席。以色列工党和统一工人党彼此间成为意识形态上的对手。本·古里安总理为了消除“派尔马契”在军内的影响,开始了无情的斗争。他指定“派尔马契”的3个旅为首批复员部队。和其他旅不同的是,“派尔马契”旅的全体士兵都不得不离开部队,军官也都大部分辞去了职务。
4名司令官中的2名和12名旅长中的6名都离开了陆军。和统一工人党有联系的下级军官多被限制担任训练和参谋职务,几乎没有人担任战斗部队的指挥官。
军队中的高级司令官被战时在英国受过训练的军官和以色列工党党员所垄断。本·古里安想建设一支英国式的军队,他认为“派尔马契”那套战术通常是不适于进行大规模作战的。
巴勒斯坦战争以后,奠定陆军基础的是不属于上述任何集团的人。其中之一便是伊加尔·亚丁。1949年11月,他作为亚科夫·多利的后任,担任了总参谋长。战争期间他曾经担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辅助领导能力不强和健康情况不佳的多利进行工作,实际上代行了总参谋长的职务。
总参谋长亚丁着手重新研究战略一级的军事问题。哈依姆·拉斯科夫负责研究编制体制和战术问题。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使国防所需的庞大要求和有限的资源相适应;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确定陆军战斗部队的编制体制和作战思想。1949年停战以后,以色列领土缺乏纵深,边境地形平坦,耶路撒冷、特拉维夫、卢德国际机场处于阿拉伯国家的炮火射程之内,南部埃拉特港在防御上也非常脆弱。如果受到阿拉伯国家的突然袭击,国家有被拦腰切断的危险。因此,对以色列军队来说,使部队长期保持高度的机动力以便迅速转入战斗态势,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1949年--1950年时以色列的人口不足百万,建立动员体制已成为紧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