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2 / 2)

第1旅 穆罕默德·纳吉布准将

第2旅 马赫穆德·法赫米·奈马塔准将

第4旅 陶菲克·拉德万准将

法卢贾守备队 萨伊德·塔哈上校

志愿军 艾哈迈德·阿卜杜勒·阿齐兹上校

第三章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一节 战争爆发的背景

1952年7月23日,埃及自由军官团的领导人纳赛尔陆军中校成功地发动了埃及革命。1954年4月18日他把纳吉布将军安排在总理位置上不久,又于11月14日解除了其总理职务,自己处于握有实权的地位。摆在纳赛尔面前的紧迫问题是加强军队和经济建设。

1954年9月27日,纳赛尔宣布和捷克签订通商协定。按照这一协定,几年内埃及将获得坦克230辆、装甲车300辆、火炮500门、米格式战斗机150架、轰炸机50架、潜艇和舰艇若干艘。在经济建设上,要在尼罗河上游修建阿斯旺水坝,控制尼罗河的洪水,解决工业用电和社会改革问题。为了建设水坝,纳赛尔要求美英两国和世界银行提供资金。起初,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表示了好意;但随着埃捷武器采购协定的签订,态度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1955年10月20日美国还是向埃及表示,只要世界银行支持,美国也将在资金上给予合作。然而,就在美国作出这个表示的前一天——10月19日,埃及和叙利亚之间建立了联合军事司令部。

1956年6月18日,英军最后撤离苏伊士运河地区。五天后,苏联提出贷款给埃及建设阿斯旺水坝。美国7月中旬决定中止对水坝的贷款,英国也效坊美国。一星期后的7月26日,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用运河的收益建造水坝。运河国有化宣言对联合国和英、法来说。无疑是个严重的问题。英国首相艾登决心在必要时即使行使武力也在所不辞,于8月3日向军队下达了准备制定对埃作战计划的命令。作战目的是占领苏伊士运河地区。法国也向伦敦派遣了联络军官。

69页照片: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另一方面,以色列从1953年起就被埃及封锁了蒂朗海峡,它认为

1956年7-8月的苏伊士危机除了军事解决外已别无他法,于是国防军着手制定了“卡达希”作战计划。他们主要是从法国购买所需的武器,1956年4月末同法国建立了军事合作关系。

第二节 联合作战计划的制定过程

英国国防部于8月3日着手制定作战计划。起初登陆地点,选在亚历山大港,但艾登首相不同意,理由是他想把这次作战作为一次警察性质的行动,距离苏伊士运河太远的亚历山大港不合适。后来登陆地点改为塞得港。作战定于9月6日开始。联合作战的指挥机构也建立起来:英国的查尔斯·凯特利将军和法国的皮埃尔·巴尔若海军中将分别被任命为联军总司令和副总司令;英国的斯托克韦尔将军和法国的安德烈·博弗尔分别被任命为地面部队司令和副司令。

最后决定的作战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作战:摧毁埃及的空军,第二阶段作战:登陆部队在海上待机期间,空军继续破坏埃及的经济和埃军的后勤基地,使埃及人丧失战斗意志,第三阶段作战:

9月13日在苏伊士运河北端登陆,占领运河地区。但是,作战突然被推迟了。理由是还没有同以色列军队在西奈的作战协调起来。9月末,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达扬一行来到巴黎。英法同以色列协商后决定将开战日(D日)定为10月20日;但几天后又改变了。最后,决定以军于10月29日开战,英法军队于10月31日开战。双方对英法军队于11月1日登陆一事也相互取得了谅解。但是,本·古里安总理对英法两国是不信任的。他认为,以色列首开战端会被全世界打上侵略者的烙印,而英法却会被推崇为和平的守护神,因此他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达扬总参谋长认为这个开战时机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关于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的防空问题,双方确定由法国空军负责,不过时间要从英法军队开始轰炸埃及那时算起。至于如何启开战端这一关键问题,会议没有解决。

10月22日,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总参谋长达扬、国防部副部长佩雷斯前往巴黎,与法国协商作战的细节问题。总参谋长达扬的设想是这样的:以色列首先向米特拉山隘空投1个伞兵营,作为对埃及袭击行动的报复。其次,如果英法军队按预定计划开战,以色列军队就配合其行动正式转入西奈作战,如果这时英法军队不参战,以色列就撤回空降在米特拉的部队,并且可以向内外解释说这仅仅是一次袭击行动。法国首脑赞同以色列的计划,决定立即给以色列运去必要的车辆和60架飞机。稍后,三国代表签署了这些通过协商决定的事项。

最新小说: 潘塔斯女神(NP) 星星福利院养娃日常[美食]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玩游戏之后 [咒回同人] 每天都想叛逃高专加入咒灵 [咒回同人] 网恋对象是最强 春桃(古言,1v1) 操狐(强制甜宠、1v1、古风玄幻、高) 【np万人迷】人人都爱辛西亚 努力达成be结局失败后(西幻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