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拉扎尔:“阿拉伯国家这样展开兵力既可认为是为了进攻,也可认为是为了防御。”
泽拉:“但是发动进攻的可能性很小。” (重复三次)
内阁成员:“希望维持‘C’级戒备状态。”
巴列夫:“我军坦克部队是如何展开的?”
埃拉扎尔;“北线展开200辆,南线展开300辆。”[②布动员令前可投入作战的坦克,北线为186辆,南线仅100辆。——作者]
加利利;“佩雷斯运输部长,你是如何考虑的?”
佩雷斯:“看样子好像要打仗。”
四、在战争即将爆发的情况下以色列所采取的对策
10月6日晨,以色列判明了阿拉伯国家发动战争的企图。凌晨4时,情报部长泽拉接到了可信赖的“摩萨德”谍报部长打来的电话。电话说,他们获得一份情报,“今天傍晚,阿拉伯国家必定从两个方向发动进攻。”4时30分,国防部长达扬、总参谋长埃拉扎尔和副总参谋长塔尔在总参谋部召开会议。根据谍报部送来的关于日没时分阿拉伯国家将发动进攻的情报判断,预料阿拉伯国家可能于下午6时发动进攻。于是,这个时间立即成为决定性时刻。会上,总参谋长打电话询问空军司令本纳明·佩莱德:“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进攻需要多少准备时间?”空军司令回答说:“如果你现在命令我进攻,我可以在上午
11时以前准备完毕。”5时,埃拉扎尔、塔尔和本纳明·佩莱德将军在一起研究了对策;并发出了以下命令:①前线和后方的兵力动员要领,②开始民防活动,疏散戈兰高地—上的“基布兹”[①
以包列农业合作组织。——译者]①居民。 5时30分,又向各军区司令和海、空军司令发出了作好先发制人进攻准备的命令。
下面记录的是在战争必将爆发的情况下,以色列政府领导人和军界首脑就作战问题而进行的争论。
6日5时50分,总参谋长在国防部长办公室提出了如下要求:
总参谋长:请求进行全面动员,出动空军对叙利亚实施先发制人的进攻。”
国防部长:“我不同意实施先发制人的进攻。”(话题转入动员问题)
“初期,在北线可动员1个旅。”(最后同意在南北两条战线各动员1个师)
总参谋长:“为迅速发动进攻,必须全面动员作战部队”。
国防部长:“为了全面防御,我反对全面动员。”
总参谋长:“适时地发动反击是防御的最重要的职能,防御与反击难以区分。”
国防部长:“那就提交总理裁决吧。我请求总理动员5万人。”
总参谋长:“务必请总理进行全面动员。”(全面动员为37.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