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2 / 2)

10月6日,当以空军对配备有各种兵力发起进攻的阿军实施反击时,遭到了阿军绵密的防空火网的沉重打击。以空军尽管在战术上采取了电子对抗措施,但并未能给阿军防空体系以有效地打击,在开战的第一天,就损失了30架飞机。对以空军的最大威胁是在埃军方向。埃军在这里部署了大量的萨姆—6导弹。由于埃军谨慎地在这个防空保护伞下向前推进,所以未遭到以空军的致命打击。

除战争初期用于实施航空火力准备外,埃空军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埃军寄希望于它的防空火网在战斗地域前沿抗击以空军上发挥作用。埃军的这种对付以空军的消耗战术,非常类似以军的地面战略。

埃军的这个决心对战术上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具有高度防空能力的防空保护伞成为埃军试图保存自己航空兵力的一种手段。这种战术的真正效果是通过瘫痪以空军,把三维的战场(立体战)缩小为二维的战场(平面战)。

阿军防空武器的最为重要的优点在于其电子战能力。以色列并不知道萨姆—6和ZSU—23—4高炮的多种优越性能,就连萨姆—6导弹使用复杂的制导系统也不清楚。因此,到战争结束的最后一天,以空军也未能对这种导弹系统实施有效的电子干扰。

四、在防空上的创新

要获得完满的防空效果。仅靠灵活地运用积极的防空手段是不够的,埃军还使用了几种消极的防空手段,尽管这些手段取得成功的程度有所不同。埃军在这方面动了许多脑筋,作了不少准备工作。

第一个手段是保护在地面上的飞机。为此,埃军修建了防弹机库,将它的飞机分散配置在许多机库里。这种机库是用钢筋混凝土修建的,厚10英尺,周围堆积泥土,由于存放2架飞机,机库的两端是敞开的。突破埃军防空火网的部分以空军飞机,未能给机库内的飞机造成损失。

第二个“绝招”用于防护苏伊士运河上架设的桥梁。据埃军总参谋长沙兹利中将说,埃军采用的战术是,利用夜暗,将具有高机动性的桥梁移动约1公里。埃军知道以空军在事先计划好之后,能以1架飞机的一次俯冲有效地攻击桥梁。由于埃军移动了桥梁,所以以空军按计划实施攻击时往往丧失目标。与此同时,埃军还使用了烟幕。上述消极手段,对防护桥梁和渡场,能起到积极手段的补充作用。

第三个消极手段是广泛使用假雷达站。这些假雷达系统布置得十分巧妙,其中有许多是主动式的;采用这种手段的理由有两点:1.将以空军引向有魅力但无用的目标;2.在诱饵周围的数个地点配置对空武器,击落进入“陷井”的以军飞机。这些对空火力由高炮和经过伪装的萨姆—6导弹部队编成。据报道,埃军配置在苏伊士运河西岸的假雷达站比真雷达站还多。然而,埃军在对这些假雷达站的运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最新小说: 我的技能是摸尸[无限] 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变人(哨向1v1) 闻教授再不理我要闹了 危!对家有读心术 被阴湿男鬼囚禁后 每天都被美男抓着操(nph) 绊惹春风(双重生) 香山浔风 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