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看,东方装备技术落后,但性能与西欧同种装备大体相同,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没有自己的雷达,只能靠美国提供。
COH-9型防空雷达是美式SCR-584的仿制品,它的电子管既有从美国进口的也有本国制的。
苏联还参考COH型研制出COH-50型。在越南战争中,越南人使用它和电视跟踪装置进行电子战。
(二)苏联的雷达,整个系统是比较先进的,但采用的技术比较落后。
值得注意的是,苏联使用了Ku波段并简化了系统。对此,西方不得不采取新的电子对抗措施。
另外,虽说绝大部分火控装置上的电子、目视两用瞄准器都是旧式的,但因为在战场上很实用,所以不可忽视。
控制装置多为手工操作,信息处理机很少。
可以想象,将来会换装西方电子计算机的微型信息处理机。
四、电子武器
对一切有希望的电子武器,苏联都着手研制。炮用火控装置、插P、地面导航装置THA-2,人员车辆用探测雷达、PCHP-1、地面电子警报器材等就是例子。
上述系统都立足于基础技术,所以结构简单。
在小型化方面,比西方同类系统差,通信用电子管耗电量大。
苏式电子武器的优点是维修和补充简便、容易。
但由于地面武器大部分都是自行的,机械设备太多,这就产生了这样的弊病:必然增大维修人员的工作量。
东方即苏联武器装备系统的共同特点是结构简单。
在夜视器材方面,主动式红外夜视仪性能好,可靠性强,被作为驾驶用潜望镜、驾驶镜和车长(炮手)瞄准具使用,已成为坦克、装甲输送车的固定装备。
但这种装置的被动式却此西方的差得远。
有迹象表明,苏联的新式坦克装备了激光测距仪,也可以推测出苏联已有了新型的被动式夜视器材。
五、苏联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
从十月战争中所使用的苏联武器看,它的特色是操作和维修简单、容易。
(一)苏联的武器,即使是不完善的武器,必要时也会被毫不犹豫地投入战场使用。
(二)为此,曾在同一时期、同一部队内,同时存在不同型号的同种武器。
苏联的武器,不断进行小改小革,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发展成一种新的型号。T-62坦克的变迁就是一例。
(三)T-54在经过小的改进后变成了T-55,接着又经过较大的改进(特别是换了坦克炮)后,变成了T-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