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赵云带着满脸不解,思考朝鲜军为什么撤退的如此匆忙的时候。倭寇大军已经兵临城外三十多里的消息,正好传到赵云耳朵。
于是,赵云充满疑惑的脸上,直接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在几个师团长注视下,语气平静的说道:原来如此,看来朝鲜军中也有聪明人,知道暂避锋芒,坐收渔翁之利……
赵云刚刚说完,反应过来的第七师师长就开口附和道:四万倭寇大军,整整是朝鲜军的两倍还要多。面对这么一个强敌,朝鲜军如果不主动撤退,倭寇大军来了以后,第一个要消灭的,肯定是他们。毕竟,他们没有城墙进行保护……
与其守在城外被倭寇消灭,还不如现在就藏起来,等我们和倭寇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来坐收渔翁之利……只不过,朝鲜军的想法虽好,但是,谁能保证,我们和倭寇相争的结果一定是两败俱伤呢……
是想说的对,我们能轻而易举的打败四万朝鲜军,就能轻而易举的打败四万倭寇……
不就是四万倭寇吗……只要他们敢来,我们就敢灭了他们,让他们有来无回……
刚刚经历一场血战,似乎还没有打过瘾的几个团长,平静的面部表情纷纷变得炙热起来。对着赵云,一脸跃跃欲试的尖啸道。
这个时候,赵云再次开口了:有士气是好事,但是,也不要太狂妄了……
我们出发前,大帅专门交代过,倭寇的战斗力,远远超过朝鲜军。再加上倭寇盛产铜,所以,倭寇大军中装备了大量铜炮。虽然比不上我们的重炮和迫击炮,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小旭。毕竟,周围大山中还藏着两万朝鲜军,我们必须要留下足够兵力来对付他们……
同朝鲜军装备低劣相比,倭寇大军的装备,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于能达到大明官军的水平。
至于原因,非常简单。
因为倭寇是岛国,很多商品都需要通过海运才能进入国内。所以,倭寇的海运和贸易非常发达。
如此情况下,倭寇同外界进行接触的机会,就很多。
接触多了,大明和欧洲的先进火器,就开始慢慢就去倭寇岛。
再加上倭寇盛产很多国家都没有的黄铜,仅仅黄铜这一项,就给倭寇换来了非常多的火器来装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