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各种困难面前,李家家主,不得不暂时放弃这种走捷径的方式。
而后,守在李家,关注总督府,等待机会的降临。
就是因为李家家主心中,一直隐藏着这么一份期望和热切,才在听到出仕当官这个消息后,做出如此大的反应。
看着面前因为激动,半天没有回过神来的家主,管家继续说道。
老爷,这都是真得……知府衙门已经出了通告,我还专门让人抄了一份回来。总督府打算在大同建立一所大学堂,专门培养官员。只要能进入这座学堂学习,并且通过考试。毕业以后,就是七品官员……
另外,除了建立大学学堂外,朝廷正在各地建设的小学堂,中学堂,也是培养官员的地方。只是,这些中学堂培养出来的,都是七品以下小吏……
听到这里,家住终于从震惊中反应过来。而后,对着管家,下意识开口追问道。
那怎么才能进入大学堂进行学习……
考试……管家想也没有想就开口回答……
总督府在每个县都设有一座中学堂。这些中学堂每年进行一次考试……考试成绩最好的人,就可以进入大同府的大学堂进行学习……
对于管家的这个回答,家主显然非常的不满意。对着管家抱怨道:既然是考试,那这能算什么好消息……从小学堂考到中学堂,再从中学堂考到大学堂,而且还要通过大学堂的考试后,才能出来当官……这和到最底层当小吏,一步一步往上爬有什么区别……等大少爷当上官,我这个家主都已经死了……
这个时候,管家赶紧开口道:老爷,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除了考试外,还有一种办法,可以不通过考试,直接进入大学堂进行学习……
总督府在山陕两省一次性建立这么多的学堂,而且还要聘请数不清的先生……这都需要大笔的银子……总督府在通告上说了,号召山陕两省所有百姓,支持山陕两省的教育改革……号召大家给教育司捐银子……
总督府在通告上说得非常清楚……捐款一千两白银以下者,教育司会在当地建成的学堂门口立碑,将捐款人的姓名写上去,让后人永远记住。
捐款一千两白银及以上者,当地建成小学堂后,小学堂的名字就可以以捐款者的名字来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