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祯这个从小受皇权影响和教育的皇帝眼里,卫征的所作所为就是自绝生路。
在崇祯眼里,不管是正七品县令,还是正二品巡抚,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手里的权利被分出去。既然不愿意将手里的权利分出去,那这些地方长官就会进行反抗……
这种反抗一旦形成规模,那卫征和虎豹军在山陕两省的根基,无疑会遭到重创……
所以,在崇祯眼里,卫征的这个军政改革,就是自绝生路,自毁自己根基。
既然如此,崇祯皇帝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削弱自己对手的机会。于是,大量锦衣卫密探,开始深入山陕两省,准备以此机会,削弱并且动摇山陕两省的根基。
但是,让崇祯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在山陕两省同朝廷长达一个月的军事对峙中,山陕两省境内,凡是对朝廷还有一些念想的官员,不是被罢官,就是被驱离。
更加重要的是,崇祯皇帝远远低估了卫征和虎豹军在山陕两省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第四百四十二章失算的崇祯
对于山陕两省各地的县令,知府,巡扶来说,的确不想看到这个军政改革就这么执行下去,分走自己手里的权利。
但是,他们手下的官吏和部下,却期盼着军政改革马上执行下去。
因为,军政改革完了后,他们手里的权利都会有所增加,从此以后,再也不需要看县令,甚至于知府的眼色,战战兢兢的做事,为官……
所以,那些县令和知府,再怎么反对军政改革,也没有丝毫作用。因为,他麾下的那些官吏,为了军政改革后,可能获得的权利,没有一个人支持他……
没有基层官吏的支持,问人书生出身的县令和知府,就算有再大能耐,也掀不起什么风波。
就这样,半个月时间不到,山陕总督府管辖的所有府县,全部完成政改,由五大常委,共同管理府县境内的大小军政要务。
面对这个结果,卫征和周书源等人长松一口气的同时。抱着准备看笑话想法的崇祯和朝廷,则是大跌眼镜。他们没有想到,作为对手的虎豹军,竟然再次完成了一件在所有人看来,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更加重要的是,虎豹军和山陕两省一系列改革的成功,就好像一剂兴奋剂一样,打入崇祯皇帝身体,让崇祯皇帝对整个大明朝即将实施的各种改革,充满信心。
在崇祯眼里,不管是增加朝廷的军事实力,还是解决朝廷目前所要面临的一些列问题,其关键就是银子……有了银子。和虎豹军一样的火器部队会有。朝廷的问题。也会被解决。
根据崇祯皇帝对山陕两省的了解,要想在短时间内让朝廷有银子可用。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官绅一体纳粮……不管是普通大明百姓,还是官绅地主,都按照要求上缴粮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