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要想当一个好皇帝,施展自己的抱负,自己手里必须要有钱,有粮食。可是,因为大明朝的各种弊端,这两个必要因素都没有办法满足崇祯皇帝的所需。
于是,卫征直接投其所好,送其所需…
既然崇祯皇帝急需要粮食,那自己就给他送粮食。
在奏折中,卫征大胆的向崇祯皇帝保证,等明年所有屯田收获以后,主动向朝廷上缴粮食五十万担,以解朝廷之燃眉之急……
既能给自己打仗,又能给自己送粮食,这么好的臣子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无异于打着灯笼都很难找到一个。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崇祯当然不会放过。
于是,自负的崇祯皇帝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卫征,并且支持卫征在大同府进行屯田。
不过,因为这件事牵扯到五十万担粮食的问题,好面子的崇祯不好说出口,这封奏折就一直被崇祯留着,没有公开。
第一百九十四章功高盖主
在崇祯皇帝充满怒火的注视下,一丝不好的预感,迅速袭上吏部尚书心头。不过,为了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火气,尚书还是一脸颤抖的的从地上捡起奏折,开始阅读起来。
一时间,偌大的大殿内,包括崇祯皇帝在内,所有人都将目光汇聚到尚书身上。
在大家注视下,尚书的脸色就好像阴晴不定的天气,在短时间内,变化出了让大家目瞪口呆的各种截然相反表情。
当尚书合上手中奏折后,因为紧张和后怕,一颗颗豆大汗珠,已经如同泉水一样,不断从尚书布满皱纹的额头上涌出。
刚刚还是信誓旦旦的脸色,此时此刻也因为羞愤而变成猪肝色,非常难看。
不仅如此,被大家注视的尚书,竟然直接跪倒在地,对着崇祯说道……不,是求饶道:请陛下息怒,都是老臣识人不明,误听谣言,才造成了今天的大错。请陛下降罪……
吏部尚书非常明智的马上改变立场,让崇祯难堪的脸色迅速好了不少。对他的怒气,也随之平息不少。
就在一众朝臣在自己心中猜测,崇祯皇帝给尚书大人看的奏折内容是什么,竟然让一张倔强的吏部尚书马上改变立场的时候。龙椅上的崇祯开口了。
罢了,念在你是老臣的份上,这次就原谅你了,下不为例。不过,为了让前线将士放心给朝廷打仗,不让卫征卫大人寒心。你这个吏部尚书必须亲自前往大同府。给大同府总兵卫征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