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2 / 2)

唐伯虎娶的第一位妻子,贤与不贤不去管她,至少她和唐伯虎之间还算幸福。

第二位妻子离开他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后世许多人都批评她,但我认为:唐伯虎基本没有养家的能力,还好他是才子可以靠卖画为生。但他的第二任妻子作为一名封建社会里的官宦之女,很难心甘情愿地跟着一个毫无进取之望的穷书生。我们不必苛求于她,她能等唐伯虎一年希冀改变本身就已经很难得了。

他与第三位妻子沈九娘可以说既有肌肤之亲又有情感交融,尽管物质生活比较贫乏,但他们无疑非常幸福。

如果不幸福,唐伯虎也不会为了她与兄弟唐申发生了大冲突,甚至到了失和的地步。因为坚持娶沈九娘,唐伯虎又与文徵明发生了剧烈冲突。亲情友情都为了她而发生了大逆转,可以想见,彼时的沈九娘对于唐伯虎的心灵慰藉多么得重要。

几十年的兄弟情、朋友情竟然抵不住一段儿女情,这期间的秘密还要从唐伯虎的千里大游玩说起。

4.千里大游玩

我们的标题叫做“千里大游玩”。其实,更贴切的叫法应该是“千里大流浪”才对。当受尽冤屈,为天下人耻笑的才子,回到家乡,妄图用亲情来安慰自己的时候,连家中的狗都对自己汪汪地怒叫着去欺负他这个可怜的人,我们不禁由此想到了周星驰的《武状元苏乞儿》断臂后受到的众多欺辱,让人看了想为之落泪哀戚。

恢复到子宫状态

苏州自古就有“流浪”、“归隐”的传统,而流浪与归隐乃是一种有别于儒家思想的哲学理念。对流浪隐逸,笃信儒家的人多认为是一种懦弱的行为,是一种用逃避的形式去赢得暂时的解脱的非理性行为。然而,推崇道教哲学的人却认为,流浪隐逸的人是用肉身的飘逸换来精神的永存。

唐伯虎选择流浪隐逸与他对道家的亲近有很大关系。他在日后所作的《桃花庵歌》更是对道家的“大隐”唱赞歌。对于儒家所崇敬的大英雄“救世主”(诸如好皇帝、忠臣良将等)大加讽刺。

人们常以“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来对山水与人进行关联,大自然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高山不会因为你是好人而低下高贵的头颅,清水也不会因为你是残障而变得混浊。它们只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给予它所有孩子——人类、动植物相同的营养。所以,流浪、归隐在某种程度上更是贴近母亲的一种方式。

人在母亲子宫中的状态是最舒服的状态,而人进入大自然后所处的状态就如同于此。这次远游在《唐子畏墓志铭》中如此记载:“放浪形迹,翩翩远游。扁舟独近祝融,匡庐、天台、五夷,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

游玩中他留下了《游焦山》、《焦山》、《庐山》、《严淮》、《登吴王效台》、《齐云岩纵目》等众多绝妙诗词。在绘画上,也留下了《函关雪霁图》、《落霞孤鹜图》等堪称其代表作的山水画卷。

最新小说: 卷子 「猎人」在杀你的365日 潘塔斯女神(NP) 碧霄(NPH) 星星福利院养娃日常[美食]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玩游戏之后 [咒回同人] 每天都想叛逃高专加入咒灵 [咒回同人] 网恋对象是最强 春桃(古言,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