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年少时日日夜宿青楼,时时不离酌酒高歌。五亲沦丧时,断过青楼一阵却未断过酒;科场弊案、第一任妻子离去时,侄儿去世时、包括第三任妻子沈九娘病故时都不曾断过酒。
唐伯虎如此,他的朋友们也是如此,特别是祝允明张灵这对师徒。例如祝允明就有《醉》一首留下。原来,祝允明也戒过酒,然而,戒了两年重又复饮,结果酩酊大醉,所以,他特别写下了这首诗,诗曰:醉来中岁里,那复有童心。
只觉忘人我,何为更古今。
山河秋兀兀,星露夜愔愔。
惆怅唯陶阮,悬知磊磈襟。
祝允明和唐伯虎一样,对于饮中豪杰李白都非常钦佩,因此,便留下了《济阳登太白酒楼却寄施湖州(聘之)》一首:
昔闻董糟丘,尝为李白天津桥南造酒楼。人见二子不可见,唯有杰句挂余心。长安风沙住不得,南归再卧苏台秋。泊舟济阳城,买酒销客愁。登楼拜先生,进爵浇黄流。知章不语先生笑,飞花乱扑过楼头。金陵更无凤凰游,岳阳莫将黄鹤留。乡关浮云蔽落日,题诗却寄施湖州。余为先生牛马走,湖州乃是贺老俦。西塞山,杜若洲,与尔相期钓鳌去,千年江海同悠悠。
祝允明创作的饮酒诗非常多,在此我们仅举这两例而已。祝允明晚年比唐伯虎更疏狂任性,挥霍无度,以卖字得钱用来饮酒作乐,每次把钱花光为止,或把钱散给客人,自己不留分文,以致日益贫困。有时出门时,债主群集于其后,他反而更加高兴。时而与之玩笑,时而装疯卖傻。
张灵更是爱酒。他也有诗作留存,例如《对酒》一诗。
隐隐江城玉漏催,劝君须尽掌中杯。
高楼明月笙歌夜,知是人生第几回。
唐伯虎和祝允明、张灵等吴中文人,见惯了一些儒家子弟口中喊着儒,背地里却干着男盗女娼的丑陋事情。这些人的道貌岸然,让他们十分愤怒,但又无法改变现实,便在心学的影响下做出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行为,而酒就是这种思想发泄的最佳路径。
酒前更癫狂
在发泄过程中,可以让人充分放松自己,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摆在人们的眼前。这个时候的唐伯虎,才不是官方压制的唐伯虎,也不是民间神话了的唐伯虎,而是真正的唐伯虎。他敏感、做事不按礼教、狂傲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