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都透着一种孤傲的反抗。唐伯虎一生属于“狂生”之列,而林黛玉敏感、孤傲是有目共睹的。他们自然在这点上能找到诸多共同点,例如唐伯虎说“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而林黛玉则说“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二人身处逆境之中,却仍然有一种不服输的感觉,实在令人钦佩。
第23章 半作痴呆半作聋 (4)
第五,他们都在担忧自己的命运。唐伯虎和林黛玉的葬花行为,其实都是在联系着自己的命运,并为此深深地担忧。唐伯虎有“貌娇命薄两难全,莺老花残谢世缘”、“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李态樊香忆旧游,蓬飞萍转不胜愁。一身憔悴茅柴酒,三月伤春满镜愁。爱惜难将穷袴赠,凋零似把睡鞋留。红颜春树今非昨,青草空埋土一丘”等多处感伤;林黛玉则有“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之句。二人都在联系着自己的命运,深怕有朝一日无人相送,既然这样还不如把自己幻化成花儿,自己先送送自己。
第六,诗中尽是无奈之词。尽管他们都孤傲,但面对强大的世俗世界,他们终要低下高贵的头颅。为此,他们的万分无奈。例如,林黛玉哭泣道“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闺中女儿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唐伯虎在这点上更是明显,他的无奈更多,因为他和林黛玉不同,他身处市民阶层,对于世俗的强大体味得非常明显。因此,他对此描述也特别多,甚至有些消极。例如“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烟茶飏鬓丝”,“国色可怜难再得,酒杯何故不教空。忍看马足车轮下,一片西飞一片东”,“国色自来多命薄,桃红又见一年春。已无锦帐围金谷,漫把青鞋踏曲尘。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勾管是何人”等。
3.富非所望不忧贫
人生在世,钱是万万少不得的。然而,钱财对于唐伯虎来说却算不得什么。尽管他时常因为缺钱,在贫穷与饥寒中度过。但他胸中的那颗天才之心却始终在跳动,即使他遭受天灾人祸,生活极端清贫之下同样如此。这就是天才和俗人的区别:天才无论受到多么大的折磨,都不会改变天才的特质——敏感、倔强、自傲、敢于挑战一切。
正德十年(1515年)唐伯虎从南昌逃回家乡后过了一段时间的舒心日子。
但一年多后,苏州、松江等地发生大洪水,使得唐伯虎的日子又有些不好过了。
正德十三年(1518年)年底唐伯虎迎来了一个较为痛苦的日子,十二月初八他接到了首任妻子徐氏家里的一个噩耗——岳母吴儒人病逝了。听到这一消息,21年前的丧妻之痛再次涌现,为此,他写了《徐氏岳母吴儒人墓志铭》。
而更令人痛苦的是,这一年江苏部分地区下了一个多月的雨,南京、苏州都发生了洪涝灾害,这使他的生活状况雪上加霜(那时,他肯定不知道,更艰难的时刻还在后面等着他。水灾之后便是大饥荒。灾荒刚过,又一场“人灾”来了,那就是明武宗朱厚照南巡。因此,唐伯虎的生活状况陷入空前的拮据中)。
在唐伯虎经济比较宽裕不为生活烦忧的时候,姿态是很高的。例如,他曾写诗《卖画》:
金丹不炼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当他的生活比较困窘的时候也会写一些哭穷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