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越过南面山岭的东部地带和德洞关周围区域长驱直入,试图切断通向下碣隅里的主补给线。
陆战队没有料到中共军队反应竟如此神速。由于中国人采用了白天隐蔽,夜间突击到前沿阵地的战术
,因此,他们的行动大多躲过了空中侦察。悄悄摸进敌军阵地是中国人善于运用的第三种战术,很快让陆
战队领教到了。夜幕降临后的几个小时内,西北和北面山岭上到处都是中共士兵,他们很快就包围了驻守
在柳潭里南面主补给线上的C连和F连的孤立阵地,并控制了相当区段的主补给线。
没有人会愿意选在黑夜去打仗。太阳落山两个小时后,气温就下降到了华氏零下20度,部署在山岭上
的陆战队士兵们都被冻僵了。卡宾枪和白朗宁自动步枪都被冻住,已经变得不大可靠或者根本不能使用了
。美军的基本武器M1来复枪和0.30口径的重机枪倒还可以使用,不过有些武器已扭曲变形。
中共军队对西北山岭的包围,就是他们惯用的进攻方法的绝好范例。这实际上与新闻媒介宣称的中国
人的“人海”战术恰恰相反。在西北山岭上,一群群中共士兵从晚上9点左右开始向陆战队进行试探性进
攻,稍一交手就立即撤退。等确定了警戒部队和前线的位置后,中共军队便集中迫击炮火向美军阵地轰击
,部署在山岭各处的步兵也用机枪进行扫射。这样集中攻击大约20分钟后,中共军队的迫击炮开始渐渐打
向陆战队的后方。此时,中国人吹起了哨子,他们的机枪停止射击,首批进攻部队开始向E连和F连结合处
的一片洼地上的狭窄战线发起冲锋以期取得完全突破。他们成纵队推进到手榴弹的投掷范围之内,然后迅
速分散开来,径直冲向陆战队的阵地。发起冲锋的中国士兵一面扔手榴弹一面开火,不顾伤亡奋勇向前。
尽管陆战队的机枪手打死了许多攻上来的敌人,但中国人最终还是从这里打开了缺口。中国人试图通过这
个突破口,击退刚刚暴露无遗的侧翼部队,于是占领了右手第5陆战团F连一个排的部分阵地,而左手的第
5陆战团E连的一个排因配备有一个机枪小队,又得到从后方火速赶来的一个后备班的支援,因而牢牢守住
了阵地,并转向左侧以防止中共军队从后面包抄。与此同时,紧急调集来的迫击炮对洼地的一个突出部进
行轰击。陆战队的密集炮火使中共军队完全没有机会在此处取得突破。另外,E连的一些士兵还想出了一
个主意,他们把机枪对准洼地上面200码处的一间草屋猛射,使其燃起火来。火光使狭窄通道里的中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