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号”航母已匆匆驶往近海的一个基地。小型航母“培登海峡号”已经载着陆战队的海盗式飞机中队
(VMF-323)离开兴南来到了基地上。12月4日,第3支陆战队海盗式飞机中队(VMF-212)离开烟浦飞到日本的
伊丹空军基地,在那里匆忙装备完之后,就搭载刚刚到达的轻型航母“巴丹号”重返战场。这样,4艘快
速航母,2艘护卫航母,1艘轻型航母在近海直接支援这次突围行动。所有这些舰载飞机,再加上远东空军
,代表着一次令人畏惧的空中力量的大集结,而且为陆战队员和陆军士兵提供了一个空中保护伞,并成为
整个撤退中一个可靠的空中打击平台。尽管长途跋涉向海边撤退的地面部队赢得了英勇无比、坚韧不拔的
美名,但如果没有空军和海军将士,他们所作的努力肯定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飞机不顾恶劣的天气状况
直飞云端,晶莹剔透的冰雪凝结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人们要费尽力气才能将其铲除掉。只有在最糟糕的
情况下,才会取消飞行。有一次,陆战队第214飞行中队就遇上了这种罕见的情况,不得不取消了飞行计
划,因为风大浪高,寒冷的低温使“西西里号”的甲板和飞机上结满了冰。坠落到海里至少和坠落到陆地
上一样危险:海水如此冰冷刺骨,20分钟内就能把人冻死。尽管飞行员都穿着笨重的救生衣,但危险仍然
存在。
从下碣隅里开始的突围行动定在了12月6日。第7陆战团将在前面开路。由第7师490名士兵组成的一个
临时营,也配属给了第7陆战团,其中385名身体健全者是在长津水库东面的战斗中遭到毁灭性打击的3个
营中幸存下来的。分给第5陆战团的任务是掩护第7陆战团撤出下碣隅里,并担任后卫部队。配属给第5陆
战团的是已经到达下碣隅里的第1陆战师的一个营(第3营)。第1陆战师驻守在古土里和镇兴的其余部队,
也要在这支部队到达那里时加入进来,并在撤向咸兴的路途中担当后卫部队。
在第7陆战团于12月6日上午向古土里方向突围的同时,第5陆战团2营在迫击炮和大炮的炮火以及海盗
式飞机空中打击的掩护下,向下碣隅里北面的所谓“东山”发动了进攻。中共军队在发动攻击的头天晚上
已悄悄进入山里,至今还没有被赶走。敌军占据的这一突出部对美军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为这座山正好
俯瞰通向古土里的公路。第2营在遭遇了相当大的抵抗之后,终于成功地夺取了东山上的两个山峰。然而
到了下午,中国军队开始在两座山峰之间的鞍状山脊上集结,准备发动反击。他们立刻陷入来自两座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