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作出反应。”
人们也不清楚苏联是否开始有意充当北朝鲜的老大哥这一角色。俄国的战略意图已经越过朝鲜,指向
了美国。但是,北方的金日成却已摆出咄咄逼人的姿态,跟李承晚的架势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到1948年底
之时,两个敌对的朝鲜政府在三八线上形成了对峙之势,每个都声称自己代表整个朝鲜,而且每个都努力
要把对方消灭。双方都发动过边界袭击,有些袭击还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北朝鲜游击队还渗透到南部的
山区,在那里进行恐怖活动。三八线上以及南方内部的这些暴力行动,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战争开始。
北朝鲜尽管面积较大(4.8万平方英里,比英格兰和纽约州稍小一点),由日本人建造的为数不多的工
厂大部分也都归北朝鲜所有,但它大部分都是山区,不那么富饶多产,而且1950年时也才只有900万人。
南朝鲜(面积3.7万平方英里,略大于葡萄牙,略小于弗吉尼亚州)有2100万人,并拥有最肥沃的农田、大
部分轻工业和大多数大城市。
在这两个国家里,大多数人是农民(在北方农民占62%,在南方占70%),他们耕种着小块的稻田或高低
田,多半是靠手工劳动,间或借助于牛或水牛。农民们群集在小村庄里,住的是茅草屋顶的房子,每天外
出到附近的田野里劳作。在一个自然秀美的国度里,完全用当地材料建起的村庄好像是从大地上自然长出
来似的,它们常常是最优美的景观。在低地和较低的山区,几乎所有的农业都在那里开展,村与村之间通
常只隔一英里左右。这些村庄宛如未经雕琢的璞玉一样,散布在修整过的一块块绿色的田野风景线上,与
荒凉的、布满灌丛或林木的高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边的士兵都把村庄用做方便而又易于识别的目标,
也把它们当作集结点和防御点来使用。因此,村庄常常遭到战争的一般性破坏。尽管如此,很少有人不被
它们那种质朴无华的美所感动。
村庄是乡村人生活的中心。村民们很少主动地远离村子。正如朝鲜作家姜泳诘(音译)在谈起他的故乡
松树村时所说的那样,“千百年来,人们的衣食居住和风俗都没有改变,村民们一直过着愉快的生活”,
从山上流下的溪水穿过田野,流到河里,然后注入大海。这道山水“是他们中唯一走得较远的漫游者”。
除了战争本身外,朝鲜还有两个方面跟嗅觉有关,使得这个国家看上去不像是一座伊甸园,至少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