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问题代表着一国对另一国的侵略,而台湾则是中国人内部的争端,这一点尤其不错,因为许多美国
人对共产党组成合法的中国政府这一概念也接受不了;在他们看来,中国的政府还是应由国民党来组建。
因此,许多美国人无视远东的现实,分不清(“不合法”的)北朝鲜和(“不合法”的)共产党中国在概念上
的千差万别。他们觉得如果美国要反对其中一个,那就应该同时反对另一个。
杜鲁门是一个老练的政客。毫无疑问,他能摸准美国人的心态。不论是他还是任何别的美国主要领导
人,都不愿在公众思想上澄清中国和朝鲜形势之间的基本差别。那样做会冒政治上自寻灭亡的风险。在这
方面,杜鲁门遵循的是很久以前就已立下的那条规矩。阿利克赛斯?德?托克维尔 [ 译者注:托克维尔
(Alexis de Toqueville 1805-1859):法国作家、政治家。著有《论美国民主》一书,对美国政治制度和
社会结构有精辟论述和独到见解。 ] 在18世纪30年代对美国的经典性研究中就集中注意到了美国的现实
。他写道:“在美国,被推选为公务领导人者,也许时常会不讲信用,或常犯错误,但他们却不敢与大多
数人故意为敌。”
而托克维尔也看出美国还有一种倾向:不是谨言慎行,而是感情用事,常把成熟的计划弃之一边,而
听任一时之冲动。托克维尔特别指出,只有乔治?华盛顿的坚定立场和崇高声望,才能使美国人在法国大
革命时虽与英国开战,却不与法国结盟。而在1950年夏,杜鲁门既没有华盛顿的坚定信念,也没有华盛顿
的威望,因而使台湾中立便是必然结果。
更为中肯的是,托克维尔还指出了美国的另一倾向——即不论我们要做什么,不论这件事有多么严酷
,多么不公正,或多么前后矛盾,却总要设法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杜鲁门关于台湾的声明可能是由艾奇
逊代为捉刀,堪称这种类型的大手笔。声明开宗明义,在第一段中就偷天换日,把一国的“侵略”行为转
换为抽象而又全面的共产党进攻。言外之意,就是全世界的共产党都在共同致力于“武装入侵和战争”。
但声明中却不具体点名哪个国家,因为美国不愿意与俄国直接对抗。接着声明便用“它”这个既抽象,却
又无所不包的先行词作主语,借以泛指共产主义。声明说“它”蔑视安理会谋求和平与安全的指令。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