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沉重打击,现已不堪一击。第21团在阻挡北朝鲜人的前进方面表现得相对较好,但它也为胜利付出了代
价,其实力大为削弱。该团兵员现已减少到1100人(其第3营受到北朝鲜军队的重创,仅剩下132人,被重
新改编为兵员不足的两个连)。
针对第24师,北朝鲜人投入了第3师和第4师。这两个师经过3星期的战斗,实力也大为下降,其兵力
约为原来的百分之七十(每个师约有6000人)。等到他们抵达锦江之时,大约还剩下50辆坦克,其中第4师
有20辆,第3师约有30辆。但是北朝鲜人占有主动权,必要的时候,他们可以请求驻扎在定州的第2师前来
助战。
第24师师长迪安将军将第34团部署在其中一条通往大田的公路上,将第19团部署在锦江上游、公州以
东8空里处的大坪里(“里”在朝鲜语里意为村庄)。但是,从此地再往东边上游9空里,是汉(城)釜(山)铁
路经过信川的一座桥梁。第19团也不得不负责此地到那座桥梁这一整段锦江战线的防守。另外,第19团在
开往锦江途中,从鸟致院撤退下来的第21团的队伍旁边经过。在第19团那些既缺乏经验又易受影响的士兵
看来,第21团混乱不堪的队伍状况,又使第19团丧失了信心。
迪安将第21团部署在玉井的后备阻击阵地上。玉井坐落在大田东边的汉釜公路上,距大田6英里(在大
坪里东南12空里处)。第21团的任务是保证至关重要的公路和铁路线畅通无阻。同时,如果北朝鲜人决定
将其第2师投入战斗,以图突破东边韩国军队的防线,并在美国防线后面进行扫荡,该团也要进行阻击。
7月12日夜至13日晨,工兵炸毁了位于公州和大坪里的锦江公路大桥的几段道路,并炸毁了信川的铁
路大桥。侦察部队还把沿河一带所能发现的渡船付之一炬。
图3 1950年7月14日 第34步兵师的锦江防线
在公州,第34团新任团长罗伯特?L?沃德林顿中校将第3营的两个连(L连和I连)部署在公路左右两侧
河边的高地上,其身后还部署有几门迫击炮(参见图3)。该团的K连是一支拥有40人的混合队伍,原先被部
署在防线上,但该连的心理和身体状况欠佳,成了部队的累赘,于是被撤出阵地,送到大田接受医疗去了
。与此同时,该团的情报和作战参谋也由于战斗疲劳撤出了阵地。
支援这两个步兵连的部队是第63野战炮营(105毫米榴弹炮),部署在锦江南岸2英里半处一个叫做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