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骑兵团第3营。约翰逊本人对保住第3营特别关心:该营曾是远在美国的第3师的一部分,后来由他带到
了朝鲜战场,以扩充第8骑兵团的力量。在整个釜山防御圈时期,该营始终由他指挥。
为了帮助第5骑兵团,师长盖伊将军还把第7骑兵团第1营也划归它(该营已经开赴战场),并命令该营
在第5骑兵团发动正面进攻时向左面出击,力图从侧翼包围“军号山”。尽管第5骑兵团伤亡了350人,但
它的两个突击营却没能占领“军号山”。而第7师的那个营出发后就进入了崎岖的乡间,对这场战斗没有
起任何作用。
上级指挥部不同意调动105毫米榴弹炮来支援第5骑兵团,因为那种炮在此毫无用处,只有射程更远的
155毫米榴弹炮才能打到中国人的阵地。空军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的反复攻击和轰炸也没有造成多大破坏
,因为中国军队点燃森林后引起的浓烟挡住了目标。掘壕固守的中国人(据一个俘虏讲有5个连)并没有从
“军号山”撤走。
下午3时,第1军军长米尔本将军与第1骑兵师师长盖伊交谈后,命令他把该师撤走。两人一致认为,
以现有的兵力该师无法冲破敌人的路障。黄昏时分,盖伊将军在接到第1军批准撤军的通知后,作出了他
称之为最难作的决定:命令第5骑兵团撤离,让孤军作战的第8骑兵团第3营听天由命。
师部的一架联络飞机飞到第3营上空,空投下一份电文,命令士兵们在黑暗的掩护下尽力撤离。米勒
上士的坦克上的无线电也收到了这项命令。
当最后几架前来保护的空军飞机天黑飞走后,中国军队开始用白天运进阵地的120毫米迫击炮对防御
圈展开炮击。步兵们认为,如果米勒上士指挥的3辆坦克留下不走,它们就会损失掉。于是,米勒带领这
些坦克撤离防御圈朝西南方向开去,但坦克手们还是不得不在九龙江谷地里把它们抛弃。米勒及其手下的
几个士兵保住了性命,到达了友军防线。
迫击炮猛烈轰击之后,中国步兵开始向3营防区发起进攻。美军用火箭炮轰击自己的车辆使其燃起熊
熊大火,以此来阻挡中国人的进攻。在火光的映照下,防御圈里的步兵撂倒了大批冲上来的中国人。而中
国士兵却继续往上冲,他们共发起6次进攻,每次投入40人左右,但均被击退。一直隐蔽在山里的第8骑兵
团第2营的大约50名士兵也在夜间突入防御圈,与身处小孤岛似的防御圈里的第3营会合。
在这次猛烈的战斗中,中国军队冲进了那座旧的指挥所地下掩体。掩体里面安置有50-60名身负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