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法投军
狄青,字汉臣,大中祥符元年(1008)出生于河东汾州西河县(今山西汾阳县)。从身世记载阙如的情况不难推测,他属于寻常农家子弟。河东从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屡经战火,百姓们为了护乡保家,不得不习武练兵,因此民风颇为剽悍。受此影响,狄家兄弟也练就一身的武艺,成为本乡的硬角色。
狄青早年的事迹不详,但从史书中的片言只语已看出他的特点,便是坚毅果敢。当年,本地有个绰号叫铁罗汉的人,大概属于膀大腰圆横行乡里的莽汉,一次与狄青的兄长狄素发生冲突,双方便在汾河岸边打了起来。这狄素也不是好惹的,几番交手,竟将铁罗汉打落水中淹死。人命关天,乡里的保丁闻讯就要捆绑狄素报官。恰巧狄青从田间路过撞见,当时才16岁的他当即冲过来高喊:杀人的是我。既然有人出头承担罪责,众人就放过大哥转头来抓小弟。狄青对诸位说:我是不会逃跑,先待我救人,假若铁罗汉确实死了,到时再抓我也不迟。据说,狄青在心中默默祈祷:老天保佑,我若有大贵之命,这厮合该不死!言罢,他奋力举起尸体不断摇晃,那铁罗汉口吐数斗积水后苏醒过来,官司也就此了断。由此,狄青名声大噪,乡民都视他为异人。这段来自宋人野史的记载未必确切,可能还有美化的色彩,却也透露出狄青身上那股子敢作敢当的豪情。
但狄青显然也不是安分青年,打架斗殴的事自然少不了,以后又不知犯了什么案子,被抓到京城审理,最终被刺配充军。这里得说明,宋朝实行募兵制度,军队除了主要招募失业农民外,也从罪犯中挑选一部分强壮者入伍。为了防止士兵逃跑,按规定要在他们面颊上刺字,以作为军人的标志,狄青当然也不例外。
有道是英雄不问出处,狄青在二十来岁被迫从军,却无意间为日后成就的一番功业打通了路径。在军营里,体壮力强的狄青不甘心混迹于普通士卒之中,遂苦心练兵,加上原本就有的一身功夫,于是很快便脱颖而出,以能骑善射折服众人。不久,他被选入天子宿卫军,成为拱卫皇宫的一名卫士。
彼时的京师开封城,正赶上歌舞升平之时,但见宫阙巍峨壮丽,庙堂上达官显贵坐而论道,衙门内文士应酬唱和,军营里将帅藏弓搁剑;街市中店铺鳞次栉比,勾栏瓦舍以及酒肆茶楼彻夜灯火,巨商大贾出没,贩夫贩妇叫卖,歌伎艺人乃至于闲汉乞丐如织。在这大富大贵、三教九流充斥的京城里,狄青一介武夫确是过于渺小,但他意志坚毅,不甘平庸,在日复一日的操练中遥想着凌云壮志。
有一年,科举考试终结后开始放榜,一个叫王尧臣的举子高中状元,都城士庶百姓纷纷跑到皇宫外围观。当王状元从宫廷大门走出时受到潮水般的追捧,此时狄青恰巧与几位卫兵在大道旁站岗,一个卫兵感叹道:这人做了状元,我辈还是兵卒,贵贱之间真有天壤之别!他却不服地说:此话不对,到底还是要看才能如何。同伴们听了发笑,都讥笑他狂妄无知。此事足见狄青志向高远,不畏流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