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赵秉钧在总统府又一次提出辞职,袁世凯始以和平之议再三宽劝,继谓:‘临时政府不过期年,总理已经三易,外人之觇我国者,其轻视我国可知。然或因政治之关系,或政见之差池,国务领袖负有完全,不得竟行其志,以此而辞职,亦各国所恒有;乃不谓以暗杀案之发现,外间之谣诼,遂欲藉辞职以自表白其心迹,毋乃近于无意识,非但贻外人以笑柄,国人其谓之何?故无论如何,总理辞职决无可以准予之理。言时词气极为坚定,赵总理亦无词可进云。[82]然而,赵秉钧并没有打算退让。据4月5日《大公报》引国务院某员消息称:赵总理之辞职表,业于初二日呈递,闻大总统虽经慰留至再,而总理去志甚坚。[83]
对于赵秉钧坚欲辞职赴沪对质,总统府除梁士诒赞同外,其余皆表反对。4月9日《时报》披露内幕道:
总统府秘书对于赵总理之辞职分为两派,梁士诒则赞成其辞职,而梁以外皆反对之。某秘书面斥赵之举动不合,劝其取回辞表,赵坚不允。某秘书拍桌呵之云:如此不学无术,安可做总理。并力争于总统前。总统云:吾亦坚留,渠决不可,奈何?赵又至总统前坐索命令,谓:今日不得准免本官之命令,誓不出府。总统无如之何,即饬办稿缮印,以段祺瑞兼着,不意国务员全体反对,无一人肯署名,总统命令不能宣布,赵无法,始去。[84]
但赵秉钧并未打消辞意。4月12日,他对来访的北京《民立报》记者表示:余与钝初交极厚,终不负钝初于地下。以余刻下处境之难,宁为嫌疑犯入狱,不愿再一日居此地位。[85]
国务院秘书长张国淦对于赵秉钧当时的动向,也曾有如下一段记述,他说:
赵对我从来不提宋一字,宋被刺后,除于国务会议时自言自语外,次日递辞呈,移住法国医院,数日后又回本宅。某日,约我往(相处年余,此是初次),见面时,神色张皇,对我连揖不已,言:有一事要君帮忙。问何事,赵言:此时只求免职,才可免死。我说:何至如此。因欲得知宋案内幕,即问宋案究竟如何。赵言:此事此时不能谈,但我不免职非死不可。芝泉(段祺瑞)军人,事事好办。我茫然不解。次日,赵又亲笔致我一函,更反复言之。在我所得于院方(指国务院;引者)者如此。[86]
此段记述中,赵于国务院会议时自言自语,发生在3月21日获知宋被刺消息时,前已述及。次日递辞呈,说明赵最早在3月22日,也就是宋教仁身亡当日便提出过辞职,比各报所载3月28日提出辞职早了一周。次日递辞呈,移住法国医院两事连记,极易让人误解为赵3月23日入住法国医院,但实际上赵入住法国医院是4月17日,也就是武、应二犯4月16日、17日由租界当局移交中国方面之时。《民立报》曾刊登京函,对当时赵秉钧的处境进行过详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