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是这么回事,以前,他们是个弱小的国家,我们拿他们不当回事,让他们等多久他们没脾气的,现在我们是有求于他们,只好是他们说什么是什么了。”
“好吧,就依他们吧,按他们说的时间表进行,我们其实比他们要着急的。”
第244章 给德国人鼓气
按照双方外交部长(大臣)商定的时间表。中华帝国开始了一系列的外事活动。第二天德国宰相贝特曼宴请中华帝国的总理王充。由他们的外交大臣皮洛夫陪同。中华帝国的外交部长曾纪泽出席。这样一来。实际上会谈就已经开始了。只是林永升作为军方的客人去参加军方的宴会。或者说是会谈了。
王充对他们的热情招待是这样表态的:“我们中华帝国现在正在忙于我们自己国家的建设。对于外人的事情。不去关注。但是我们对于朋友是一惯地支持的。但是我们刚刚与英国人签署了许多经济上的合约。我们是要认真去履行的。当然了对于你们提出来的要求。我们也是会让你们满意的。中华帝国不是那种言而无信的小人。我们是君子一言四马难追。绝对不会对朋友出而反尔的。”
德国方面要求与中华帝国签订军事上的合约。王充表示可以。但是不包括直接出兵参与就可以。
林永升和军方的一些大佬们到了一起。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冯?毛奇将军。军事内阁大臣汉斯?冯?帕莱森将军。三位海军大臣阿尔费雷德?冯?蒂尔皮茨元林根、格奥尔格。亚力山大?冯?穆勒将军。
大家都是军人很快就开始了他们之间关于军事方面的谈话。当然首先的谈话就谈到了当时他们最为关心地两军的军事素质问题。无论是欧洲。还是整个世界上。德国陆军应该是排在了第一位的。只是增加了中华帝国这个变数以后。德国陆军的强大。只好是向后排了。但是作为中华帝国的军人来讲。对德国军队还是比较佩服的。林永升本来就不是那种脾气毛燥的人。他对于德国军队是有一个正确地评价的。德国人从最近十几年中也发现中华帝国军队的强大了。俄军、英军、八国联军不是都败在了人家的手下了吗?所以德国的这些军人还是比较尊重中华帝国的军人的。
当然了两国之间军事上的交流。技术上的互通。经济上地往来。使的两国的军队之间也有了好感。于是德国方面提出了双方互相派出军事观察团地请求。林永升在国内已经有了皇帝的指示。于是也就高兴地答应下来了。
他们又谈起了他们的“施里芬计划”。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将军从1一八九一年至一九零六年任德国参谋总长。当时他提出来有名的施里芬计划。是分为三步进行“施里芬计划”的核心其实就是打一个“时间差”。他认为。以当时的情况来说。就是当德国军队对西方的法国开始发起进攻时。作为他们地盟国俄国是远远不能完成战争准备的。他预计俄国军队地集结时间应该在六至八周内才行。在这六至八周时间里。德国军队已经完成了对法国的战争了。如果说一但俄军出现在边境上。那么德国也会在那里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