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走后门吧。苏鸾将帘子放下,马车调转了个方向,向着伯府后门驶去。
悄悄从后门回家的苏鸾,问小桃为何突然来这么多客人。这种情形苏鸾记得在当初大姐姐被封为安定公主,父亲被封为忠诚伯时都出现过。
小桃笑眼弯弯的小声道:小姐您还不知道呀,今早您堪堪出府没多会儿,宫里的圣旨就到了。是给您和世子赐婚的。
哦。难怪会如此。
这消息苏鸾并不太意外,只是比她以为的要快上一些。昨夜陆锦珩说今日进宫面圣,没想到一早皇上就下了圣旨。还好她早早的出去了,不然接这种旨的场面想想也是有几分尴尬的。
这厢苏鸾正准备回房,就见母亲秦氏急步往她的院子里走来。
苏鸾心下一揪,开始打鼓。心道母亲该不是逼她去前厅见客的?毕竟那些人今日可都是冲着她的事来的。
母亲。苏鸾怯生生的行礼。
鸾儿,你可算回来了!秦氏脸上挂喜,抬手虚虚的握上女儿的手。
苏鸾低头,这才发现秦氏的手上还攥着一张好似请柬般的花贴。这是什么?苏鸾奇道。
秦氏忙将手上贴子转给女儿,同时将贴上的内容简要说明了下:太后寿宴,今年赶上漳州水患不欲大肆操办,便只与自家小辈在寿康宫里用顿团圆饭。
苏鸾展开贴子仔细看了看,前面的确都与母亲说的一致,可后面怎么竟也列了她的名字?
她何时成了太后的自家小辈?
第184章
端敬皇太后寿诞,因着不巧凑上了漳州水患,百姓死伤过百,故而周幽帝收了为人子女的孝心,奏请皇太后简办。
端敬皇太后年轻时便是个喜铺张爱招摇的性子,嘴上虽答应了,心里却是不怎么舒爽的。
毕竟当今圣上也并非她的亲生骨肉。能稳坐皇太后之位,她不过是占着嫡母的光,外加皇上生母去的早。
少邀宾朋不铺张,那是做给民间百姓看的,却并不意味着这场盛宴会节省用度。席间的时鲜海味和山珍异兽,可是一样也不会少。
这日苏鸾早早的盛装打扮好,乘着伯府的马车进了宫。
入宫后换乘轻轿,在行至甬路时,掀着轿帘的苏鸾远远便瞧见了雍郡王府的马车。
陆锦珩因着常进宫陪皇上下棋,故而也有些旁人没有的特权,比如他可以乘马车直入宫门。
停轿。苏鸾急着让轿夫落下,掀起一点帘角看着前面。
直到见那辆马车拐了弯,往御书房的方向去了,苏鸾才又命道:好了,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