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琴娘没见着楚辞,适才松了一口气,她带着赤朱还有罗氏,揣着另外十四两白银,往云村其他人家挨个去走了遍。
当年同白青松一起上沙场的,还有另外十来户人家的青壮年,这些人无一例外,齐齐马革裹尸,没人能回来。
公输每年都送银子回来,只言是受了白青松所托,对这些人家多少有一些照拂。
每家一两白银,这是公输早就分好了的,姜琴娘也不费事,只是走一圈,将银子交给当家人便是。
盖因这档子的事,姜琴娘在云村颇受欢迎,毕竟没人会跟银子过不去不是。
走一圈下来,钱袋子空了,姜琴娘拍了拍袖子,才发现双腿有些酸胀。
罗氏见她上好的缎面绣鞋染上了新泥,就有些心疼:琴娘,那个苏家老夫人她待你好么?
姜琴娘眸光微闪,翘起嘴角笑了起来:您不用操心,我现在过得很好。
罗氏望着她脸上那对梨涡,就有些说不上来话:哎,我就担心她当你是买去,不把你当人看,早知道早知道我就不听老大的,那劳什子放妻书不给你才好。
不然,她仍旧是他们白家的人,姜家哪里敢卖人!
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姜琴娘不太想多提:您看到了,重华他当我是母亲,在苏家就没人会给我难堪。
说起苏重华,罗氏脸上露出些笑容来:小公子也是可怜的,你好生养着他,小娃娃都是感恩的,你待他好了,往后他就会给你养老送终。
姜琴娘点头,眼底柔光潋滟,醉人弥香:我省的,我自然对他视如己出。
对,就是要这样,大人的事和小娃娃没关系。罗氏大字不识,一辈子窝在罗云村,去
的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县里,她再没见识,可也明白养恩大于生恩的道理,还生怕姜琴娘因着血缘对苏重华有芥蒂。
仿佛是觉得姜琴娘有了依靠,罗氏放下心来,她正和姜琴娘往回走,忽的就想起件事:琴娘,你赶紧回县里,我不留你用晚饭了,你赶紧走。
姜琴娘心头一动,脸上笑意少了:可是罗村姜家来找过你们麻烦?
罗氏急吼吼地拽着她走:你兄弟今年要去考秀才,你爹娘正在上下打点,他们要见了你,定然不会罢休。
罗氏边说边脚步如飞,那一家子就像是吸血虫,在罗云村不受待见,可这话她还不能对姜琴娘说。
姜琴娘蓦地驻足拉住罗氏:晚了。
罗氏抬头,两人此时才走到桑园阡陌边上,迎面就见走来一群人气势汹汹地走来。
一群五六人,还都是姜琴娘熟悉的,她爹娘和弟弟,还有堂叔伯以及姜家七十来岁的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