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段时间里,皇帝也是利用自己手中的势力,开始为秦逸的父亲造势。这时,支持秦旭的大臣中已经有人开始觉得不对了,便给还在边境的秦旭通风报信,让他尽快回京稳定局势。
秦旭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接便写了封家书让人送回去,信上除了诉说自己对于父亲与母亲的思念之情外,就是表明他在边境军这里呆的时间太久了,让边境军的将军都开始不安起来,担心这是皇帝要撤他们职的前奏。
秦旭信中提到的关于边境军的事情,再加上朝堂上支持秦旭的那批大臣的施压,皇帝也只能把秦旭召了回来,然后在同一时间,以秦旭在西部边境平乱有功为由,给他封了个平西王的封号。根据大秦的祖制,成年的皇子一旦被封王之后,就不能再成为太子了。
这一下子,就把他给剔除出了王位的竞争行列。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了皇帝心里其实早就已经有太子的人选了,皇帝也不再掩饰,直接让秦逸的父亲当上了太子,而且没过两年,便直接退位,将皇位让给了他。
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觉得秦旭这个平西王会做些什么,但他却什么也没做,并且还因为皇帝对他的忌惮,直接带着自己的亲卫队,回到了他的封地中。
秦旭这个平西王自己在自己的封地中低调了十几年,却在这种关键时刻突然回京,必定是有所图谋。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秦逸也稍微了解了下自己这位皇叔的经历,然后就突然发现了一件事,他的皇位,完全可以想办法传给自己的这位皇叔啊。论年纪,这位皇叔才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论才能,当初若不是被自家的老爹的偏心给坑了,他早就当上皇帝了。
比起才六岁的秦瑜,这位秦旭,才是更加适合的人选。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的话,一定要有对方的配合才行。在正常情况下,但凡前任皇帝留下了子女,下一任的皇弟都不会从其他的亲属里面选了。只能希望他的这位皇叔,对皇位还没有死心,在暗地里仍旧在为皇位而努力了。
会在这种时候来到京城,总不可能是单纯过来看热闹的吧。从这一点来看,这位皇叔对这个皇位,应该还是有点想法的。不管怎么说,只是从这些传言里面,很难摸清楚这位皇叔的真实情况,要是有机会的话,秦逸还是要找这位皇叔单独聊一聊,摸摸他这位皇叔的底才是。
只是还没等他做些什么,他便收到了来自平西王的口信,约他在京城的丰乐楼单独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