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族中有人想和,可临近边城的部族又不想割让自己的草场,一天到晚乱哄哄地在可汗营帐里吵个没完,不欢而散的情况时常有之。
谢珏原本以为,凭阿册那的性子和草原部族的习惯,这仗再打上三个月,铁定要和,那宁怀瑾打赌的二十两银子已是自己囊中之物。却不曾想论起对宁衍的了解,他还是比宁怀瑾差上一层。
三个月后,阿册那齐格确实是撑不住了,可不成想宁衍狮子大开口,要了降书还不成,非要阿册那拿出属臣的诚意来。
就那单子,连谢珏看了都提阿册那肉疼,感觉几乎割了他三分之一的肉去。
阿册那何许人也,要他的妹子妻子都无所谓,就算是要他儿子当质子,谢珏估摸他也能狠狠心同意。但若是要他的兵马器械,要他草木丰盈的牧场,那他可就要咬人了。
陛下说得对。宁怀瑾说:要打他,就得打服他,打得他伤筋动骨,二三十年爬不起来。否则这一趟的人力物力,可都白白浪费了。他若是还有喘息之机,等咱们撤军后卷土重来,那再想打,可就不像今天这么简单了。异族人心有异,已经盯着中原多年了,先是劫掠财物,再是杀我子民,这一步步地踩着陛下的底线下去,安知哪一日不会真的率先起兵?边城水草丰盈,若来日养得他们膘肥体壮,那可成了大祸患,不如现在一刀下去,断骨切筋得好。
那可是个硬骨头,虽说见风使舵有一手,但是心眼可狠着呢。谢珏说:陛下不怕他鱼死网破?
不会。宁怀瑾笑了笑,随手从箭筒里抽了支羽箭出来,在沙盘上点了点,说道:他无非就是不想接受陛下的价钱,那也没什么接着打就是了,等到他发现接着打的损失大于他要填补给陛下的东西,他自然就能识时务了。
宁衍的意思,就恰如宁怀瑾所说的那般。
自古以来两军交战,总要有个度,最终或降或和,哪有无端端说往死里打的。
阿册那本想先口头上服个软,名义上说降了,再借着谈价钱的机会拖拖时间,拖过这个冬天,可谁知宁衍压根不与他谈,价钱摆的清楚明白,一天不同意,一天就要接着打。
对面的阿册那没成想宁衍是个比自己还手黑的主儿,硬咬着牙跟他又杠了两个月,骨头终于硬不下去了。
这几个月来,谢珏和宁怀瑾兵分两路,各带一队,层层推进,把各部组打得是七零八落,简直没一处好地方,只能被迫一退再退。
可退兵容易,草场边线退一步就少一步,再退恐怕就要退到楼兰边上去了。
入冬后,阿册那齐格终于熬不下去了,正儿八经地差人送来了降书,只说宁衍单子上的条件都愿意答应,也愿意向他称臣,年年纳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