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汇集士族中众多的饱学之士,其中甚至很多是心高气傲不愿入朝之人,从前满人和汉人乃是异族,以后也会是,但这一日,对于尊奉孔夫子的中原人来说,那些传教士才是异族。
大阿哥胤褆坐在上首,听的是头昏脑涨,多年之后再一次涌起困意,却还要强撑着精神表现大清国皇长子的气度和面貌。
容歆和东珠也在现场,一看到大阿哥双眼睁大,好像炯炯有神实则眼不对焦的样子,便知道他此时的神思早已不在此地。
而传教士们一开始讷讷无言,大阿哥精神顿时一振,笑容满面道:“求同存异、求同存异……”
坐在他旁边儿的三阿哥胤祉惊得瞳孔放大,凑近四阿哥胤禛,低声道:“大哥这是怎么了?这笑的怎么这么……这么教人瘆得慌?”
四阿哥侧头看了一眼,轻声回道:“像一个人。”
“像谁?”四阿哥默不吭声,三阿哥便仔细打量着大阿哥,嘀咕道:“这道貌岸然的样子……嗬?!”
正在发言的大阿哥听到他的声音,箭似的眼神刷地射过来,三阿哥立即正襟危坐,腆着脸笑。
等到大阿哥收回视线,三阿哥马上靠近四阿哥,威胁道:“老四,我告诉你,我可什么都没说,你莫要胡言乱语!”
四阿哥瞥了他一眼,一边随着众人起身一边回道:“只三哥那般,我从不胡言乱语。”
“嘿?”
他的声音又没控制住,四阿哥在大阿哥眼神射过来前,迅速向右挪了一步,远离他。
三阿哥气愤,气愤后跟着赶紧一阵正经起来,表现他的正义凛然,可惜大阿哥根本没有看他,枉费他一番表现。
然而交流会结束,众人回宫复命,康熙已知道在场众人的表现,心情颇好的同时,也对三阿哥在那样的场合下没有皇子的庄重,感到不满。
最终,三阿哥受命成为编纂书籍的主官,并且成为这场交流会下唯一受到惩罚的人,满腹委屈无处发。
这场盛会造成的影响并未因为它的结束而停止,京城皆在讨论,并且随着人们的流动,越传越远。
许多未在现场的人,听到那些口耳相传的内容皆不满足,在现场的人,也对未能记下大儒们所说的全部内容感到遗憾。
朝廷准备为那日盛会编纂书籍的消息传出后,众多读书人纷纷请求书籍早一些面世。
另一边,罗马教皇的使节们并未能立即离京,康熙要求书籍要几乎与他们一同回国,因而一边压着这些使节暂时留在京中交流,一边督促三阿哥和翰林院鸿胪寺尽快完成书籍的编纂。